我国9省12个县/区40岁及以上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和肺通气功能变化情况研究

来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u_bo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了解我国部分地区4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的累积发病率和发病密度。2.探讨影响我国部分地区4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发病的相关因素。3.探讨我国部分地区40岁及以上人群肺通气功能的变化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方法本研究基于2014-2015年中国居民慢阻肺监测(简称,慢阻肺监测)开展。在华东、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地区选取9省12个县/区作为研究现场,以慢阻肺监测横断面调查为基线,基线调查内容包括通过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资料、个人及家族史、呼吸道症状、吸烟状况、二手烟暴露、室内污染燃料暴露和职业暴露等信息,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和心率以及支气管舒张前后的肺通气功能检查等。于2018年8-12月对基线调查对象开展随访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支气管舒张前后的肺通气功能检查、收集调查对象死亡原因等,明确慢阻肺新发病例,测量肺通气功能主要指标,并进一步研究分析慢阻肺发病水平和肺通气功能主要指标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慢阻肺发病率研究以基线调查时明确的非慢阻肺者为研究对象;肺通气功能变化情况研究以基线调查时肺通气功能检查合格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频数和构成比(%,95%CI)描述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慢阻肺危险因素暴露情况;以Rao-Scottχ2分析不同特征随访和失访调查对象间不同特征构成比的差异;采用频数和率(%,95%CI)描述不同特征调查对象的慢阻肺的发病率,并以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单因素和多因素探讨基线时期具有不同危险因素的人群中慢阻肺发病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应用均数(x)描述不同特征调查对象基线及随访时期的肺通气功能主要指标(FEV1、FVC、FEV1/FVC)、肺通气功能主要指标变化量(△FEV1、△FVC、△FEV1/FVC)以及肺通气功能主要指标变化速率的平均水平。采用t检验或F检验比较不同特征调查对象间肺通气功能主要指标变化的差异。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不同特征调查对象随访时期肺通气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进入慢阻肺发病率研究的调查对象共3028名,其中,已死亡调查对象48名,完成随访调查且支气管舒张剂后肺通气功能检查报告合格调查对象2980名;进入支气管舒张剂前肺通气功能变化情况研究调查对象共3618名;进入支气管舒张剂后肺通气功能变化情况研究调查调查对象共3558名。1.慢阻肺发病率在随访的3028名调查对象中,新发慢阻肺患者202名。慢阻肺的累积发病率为6.67%(95%CI:5.82%~7.63%),平均随访时长3.268年,发病密度20.41/1000人年。其中,高年龄组发病率较低年龄组高,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70岁及以上组的发病分别为3.33%(95%CI:2.38%~4.64%)、5.95%(95%CI:4.60%~7.63%)、10.53%(95%CI:8.48%~12.98%)和 14.36%(95%CI:9.76%~20.52%)。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为10.21%(95%CI:8.66%~12.00%)。现在吸烟者发病率高于从不吸烟者,为11.20%(95%CI:9.12%~13.66%)。仅暴露于生物燃料和有两种污染燃料暴露的调查对象发病率高于无污染燃料暴露者,分别为 8.03%(95%CI:6.51%~9.86%)和 9.00%(95%CI:6.73%~11.91%)。2.慢阻肺发病率的影响因素慢阻肺的发病风险,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50~59岁组、60~69岁组和70岁及以上组的慢阻肺发病风险分别是40~49岁组的1.70倍(RR=1.70,95%CI:1.10~2.62,P=0.017),2.64 倍(RR=2.64,95%CI:1.73~4.03,P<0.001)和 3.49倍(RR=3.49,95%CI:2.01~6.07,P<0.001);男性发病风险是女性的2.63倍(RR=2.63,95%CI:1.71~4.04,P<0.001);生活在城镇的调查对象发病风险是生活在乡村的调查对象的1.63倍(RR=1.63,95%CI:1.19~2.24,P=0.002);相对于无室内污染燃料暴露的调查对象,仅暴露于生物燃料的发病风险RR=1.81(95%CI:1.19~2.76,P=0.006),暴露于两种污染燃料的发病风险RR=2.45(95%CI:1.52~3.94,P<0.001)。3.肺通气功能变化情况(1)FEV1的变化支气管舒张前,调查对象基线时FEV1的均值为2.550L,随访时FEV1的均值为2.452L,变化量均值为-0.098L,平均变化速率0.089L/年,调查对象基线和随访时FEV1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龄、性别、城乡分布、BMI、呼吸病家族史、吸烟状况、吸烟包年数和室内污染燃料暴露的调查对象FEV1下降幅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线一秒率较高(≥80%)或基线非慢阻肺者较基线气流受限严重者FEV1下降幅度大。支气管舒张后,调查对象基线时FEV1的均值为2.622L,随访时FEV1的均值为2.528L,变化量均值为-0.093L,平均变化速率0.089L/年,调查对象基线和随访时FEV1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龄、性别、城乡分布、BMI、呼吸病家族史、吸烟状况和吸烟包年数的调查对象FEV1下降幅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线一秒率较高(≥80%)或基线非慢阻肺者较基线气流受限严重者FEV1下降幅度大。(2)FVC的变化支气管舒张前,调查对象基线时FVC的均值为3.400L,随访时FVC的均值为3.271L,变化量均值为-0.129L,平均变化速率0.114L/年,调查对象基线和随访时FVC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龄、性别、城乡分布、吸烟状况和吸烟包年数的调查对象FVC下降幅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线气流受限严重(<80%)或基线慢阻肺患者较基线气流受限较轻者FVC下降幅度大。支气管舒张后,调查对象基线时FVC的均值为3.407L,随访时FVC的均值为3.293L,变化量均值为-0.114L,平均变化速率0.116L/年,调查对象基线和随访时FVC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龄、性别、城乡分布、吸烟状况、吸烟包年数和职业暴露的调查对象FVC下降幅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线气流受限严重(<80%)或基线慢阻肺患者较基线气流受限较轻者FVC下降幅度大。(3)FEV1/FVC 的变化支气管舒张前,调查对象基线时FEV1/FVC的均值为75.223,随访时FEV1/FVC的均值为75.199,变化量均值为-0.024,平均变化速率1.487/年。不同BMI、吸烟包年数、职业暴露、室内污染燃料暴露、基线一秒率和基线慢阻肺患病情况的调查对象FEV1/FVC变化幅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支气管舒张后,调查对象基线时FEV1/FVC的均值为77.293,随访时FEV1/FVC的均值为77.125,变化量均值为-0.168,平均变化速率1.454/年。不同城乡分布、呼吸病家族史、吸烟包年数、职业暴露、室内污染燃料暴露、基线一秒率和基线慢阻肺患病情况的调查对象FEV1/FVC变化幅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肺通气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1)FEV1变化的影响因素支气管舒张前,60岁及以上调查对象FEV1的下降幅度大于40~49岁调查对象、男性FEV1的下降幅度大于女性;居住在城镇的调查对象FEV1的下降幅度较居住在乡村的调查对象小、BMI≥28kg/m2的调查对象FEV1的下降幅度较BMI正常的调查对象小、曾经吸烟的调查对象FEV1的下降幅度较从不吸烟的调查对象小、基线慢阻肺患者FEV1的下降幅度较基线非慢阻肺者小。支气管舒张后,50~69岁调查对象FEV1的下降幅度大于40~49岁调查对象、男性FEV1的下降幅度大于女性;基线慢阻肺患者FEV1的下降幅度较基线非慢阻肺者小。(2)FVC变化的影响因素支气管舒张前,60~69岁调查对象FVC的下降幅度大于40~49岁调查对象、男性FVC的下降幅度大于女性、基线慢阻肺患者FVC的下降幅度大于基线非慢阻肺者;居住在城镇的调查对象FVC的下降幅度较居住在乡村的调查对象小、曾经吸烟的调查对象FEV1的下降幅度较从不吸烟的调查对象小。支气管舒张后,基线慢阻肺患者FVC的下降幅度大于基线非慢阻肺者;居住在城镇的调查对象FVC的下降幅度较居住在乡村的调查对象小。(3)FEV1/FVC变化的影响因素支气管舒张前,居住在城镇的调查相较于居住在乡村的调查对象、BMI<1 8.5kg/m2的调查对象相较于BMI正常的调查对象、仅暴露于生物燃料的调查对象相较于无生物燃料暴露的调查对象FEV1/FVC下降幅度大;支气管舒张后,男性相较于女性、居住在城镇的调查相较于居住在乡村的调查对象、暴露于两种污染燃料的调查对象相较于无生物燃料暴露的调查对象FEV1/FVC下降幅度大。研究结论1.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累积发病率为6.67%,发病密度20.41/1000人年。高龄、男性、居住在城镇和有室内污染燃料的暴露与人群慢阻肺发病风险增加有关;此外,有儿童期严重呼吸系统感染史与男性慢阻肺发病风险增加有关,偏瘦(BMI<18.5kg/m2)和有呼吸病家族史与女性慢阻肺发病风险增加有关。2.对调查对象随访平均3.268年后,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支气管舒张剂前后FEV1、FVC明显下降,FEV1/FVC下降不明显。3.支气管舒张前后,FEV1的下降幅度均为高年龄组大于40~49岁组,男性大于女性;基线慢阻肺患者FVC的下降幅度大于基线非慢阻肺者。此外,支气管舒张前,FVC的下降幅度60~69岁组大于40~49岁组、男性大于女性。
其他文献
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在国际贸易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发展,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也不断发展壮大。然而,中国的对外贸易也面临一些棘手的问题。其中,《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5条(也即“落日条款”)规定了其他WTO成员方可以基于此条款在反倾销调查中对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使用特殊的价格比较方法,这对于最终是否构成倾销以及倾销幅度的确认存在重大不利影响。“落日条款”本该依约定于2016年到期,并就此对中国
蝴蝶兰(Phalaenopsis aphrodite Rchb.F.)是兰科蝴蝶兰属(Phalaenopsis)多年生草本花卉。因其颜色鲜艳、朵形优美,形似蝴蝶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在市场上应用广泛,主要用于节
我国乡镇卫生院为农村居民提供卫生医疗服务,是公益性、综合性的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处于我国农村三级卫生医疗服务体系的中枢环节。乡镇卫生院功能发挥对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健康中国”战略在农村地区的实施、对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的国家卫生医疗体制改革具有重大影响。邗江地处我国经济社会最活跃地区长三角城市的扬州市,该区是典型的城市新中心城区+近郊城区,邗江乡镇卫生院的发展经历了公有制、市场化、重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在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中,青年始终是急先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青年始终都是重要的群众基础,将青年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新时代青年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青年时期是人生趋于成熟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日趋稳定的时期,党的历届领导人都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
牦牛作为高原地区重要的经济物种,是当地人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但其繁殖力低下,很大程度限制了高原地区的经济发展。卵丘细胞作为有腔卵泡中主要的细胞之一,其生长发育对卵巢和卵母细胞的发育起着关键调节作用,故此卵丘细胞功能的研究对于提高哺乳动物繁殖效率有重要意义。SIRT3是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家族的成员之一,目前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因表达、代谢调控、癌症和衰老等方面,然而对于其在卵丘细胞中的功能知之甚少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21世纪新型环保型能源之一,具有热值高,储量丰富等优点。世界范围内水合物总资源量约为2×1016 m3,其中99%分布于海洋,广泛分布于深水海底浅部地层。根据成
目的探讨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前口服能量合剂的安全性以及对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老年患者25例,年龄65-80岁,BMI18-23kg/m2,ASAⅡ-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术前口服能量合剂组(A组),和常规禁食组(B组),每组11例。A组患者于术前2小时口服能量合剂200ml;B组术前常规禁食8-12小时。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后行口渴、饥饿、焦虑评分,麻醉前
目前机器人已经从制造业领域迈向非制造业领域,越来越多的服务引导机器人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路径规划是所有具有移动能力机器人不可避免的问题。对于该问题,传统方法存在着计算时间过长,效率低,对不同环境泛化性差等弊端。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使用深度强化学习的方式代替传统方法,不需要提前对环境信息进行描述,将传统算法繁琐的规划流程转化为一种端到端的决策过程,根据当前机器人所处状态信息通过神经网络直接映射出动作指令,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微波技术已经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陶瓷基微波衰减材料因具有高强度,耐高温和耐腐蚀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以SiC作衰减助剂制备的AlN基微
在化工行业中,环境污染防控与安全生产一直是企业关注的焦点,化工生产事故的后果对人员表现为伤亡事故,对自然环境则表现为环境污染问题。当前我国化工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同时也暴露出较多的安全与环境问题。许多化工企业在地理位置上被城市或者乡村包围,一旦化工生产过程中出现了生产事故,其后果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近两年氯碱行业先后发生2018年“11·28”事故以及2019年“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