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特点与实验结果分析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_0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通过分析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与实验检查特征并将其与非艾滋病隐球菌性脑膜炎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本地区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特征及两种疾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的共性和差异,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 法]对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确诊的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例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与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确诊的非艾滋病相关隐球菌脑膜炎病例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艾滋病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并将其与非艾滋病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的差异。[结 果]1.40例艾滋病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例及31例非艾滋病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例被纳入研究,男女比例均接近2:1,均以中青年发病为主,艾滋病组以无业人员(67.50%)发病最多,非艾滋病组以农民(45.16%)发病最多。2.隐球菌性脑膜炎起病隐匿,艾滋病组主要为慢性起病,非艾滋病组以亚急性起病为主,两组均以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其中非艾滋病组病例头痛、呕吐症状较艾滋病组严重(P<0.05),艾滋病组合并肺部感染明显多于非艾滋病组(P<0.001)。3.艾滋病组脑脊液墨汁染色镜检阳性率(66.00%)高于非艾滋病组(54.84%),艾滋病组真菌培养的阳性率(50.00%)低于非艾滋病组(64.52%)。4.非艾滋病组脑脊液白细胞值明显高于艾滋病组(P<0.001),艾滋病组脑脊液氯化物含量高于艾滋病组(P<0.05)。5.两组抗真菌治疗方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艾滋病隐球菌性脑膜炎组脑脊液外观浑浊,CD8+T细胞、CD3+T细胞计数下降及出现头痛病例预后较差(P<0.05);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与预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艾滋病性隐球菌性脑膜炎单用一种抗真菌药物及联合使用(两联、三联和四联)抗真菌药物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预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1.艾滋病及非艾滋病隐球菌性脑膜炎均好发于中青年,男性多于女性,两者均以农民和无业人员发病较多,是重点防治对象。2.隐球菌性脑膜炎起病隐匿,艾滋病组慢性起病为主,非艾滋病组以亚急性起病为主,头痛、发热、恶心呕吐、意识障碍是其主要临床症状。3.非艾滋病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白细胞升高明显高于艾滋病组。4.出现头痛、脑脊液外观浑浊、CD8+T细胞、CD3+T细胞计数降低的病例预后更差,临床应高度警惕。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拟评价右美托咪啶在不同给药方式和剂量下对手术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择期行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64例,年龄18~75岁;性别不限;AS
设计风格是时代文明的一种具体象征,风格的形成意味着特定历史时期造物文明的辉煌,它的扩散与传播相较于物质的流通更具有精神层面的感染力。日用陶瓷是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的
自2015年下半年,宁夏已在西吉县、同心县、盐池县、海原县和红寺堡区5个重点县(区)对新生母羔羊开展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免疫试点工作;在宁夏22个县(市、区
背景:传染病一直以来都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自进入二十一世纪,艾滋病、结核病、肝炎病毒等常见传染病仍又死灰复燃,新发传染病也不时威
增强脂肪酸营养价值是油菜品质改良的主要目标,双低油菜富含的三种主要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还可以进一步优化调整。过去认为亚麻酸不饱和键多容易氧化,不利于食用油
目的大量证据表明肥胖为多种癌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与肥胖关系密切,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为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提供适宜的环境。内皮素
[目 的]探究血清铁蛋白(SF)和纤维蛋白原(FIB)及二者联合对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患儿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方 法]选择昆明市儿童医院2014年01月至2018年12月
三倍体毛白杨因具有速生、丰产、优质、高效的特点而成为我国华北地区主要用材树种,但因该树种速生丰产用材林缺乏合理水肥管理等集约经营措施,生产力较低。水肥耦合在国内外
针对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媒介传染病问题,本文基于仓室模型思想,考虑到宿主与媒介的垂直传播率、相互接触率、疾病康复率及媒体报道等影响因素,建立了两类微分方程数学模型。
高压直流输电具有远距离、低损耗以及大容量输电等优点,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高压电缆的绝缘料是交联聚乙烯(XLPE),但由于XLPE材料存在诸多缺点,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