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作权质押作为权利质押的一种,对于促进著作权价值的发挥,促进我国企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创新国家的建设有着重大作用,研究该制度有着必要性。著作权质押具有自身的特殊属性,在我国也有一定的实践和应用,我国《物权法》和《著作权法》和其他相关法规对此都有相应的规定。但是,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存在着许多现实问题,如:对著作权重复质押规定的缺失,有关浮动抵押规定的缺失,对著作人身权的过分保护等,我们对此应积极寻求相应的解决办法。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现实原因,导致该制度还不能得到蓬勃的发展,主要阻碍因素有:与著作权质押有关的法律不健全;著作权价值评估的影响因素众多,评估难度大,以及评估方式和制度的不完善;缺乏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通过对这些阻碍因素的认识与剖析,从而努力探索破解这些阻碍著作权质押发展的障碍。首先从技术与制度两方面改进完善著作权价值评估体系,为著作权质押打下良好基础;其次,通过健全与著作权质押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著作权质押的顺利开展;再者,通过著作权质押风险补偿金制度的建立,来达到降低质押风险的作用,由此可以促进著作权质押市场的活跃。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制度体系构建,为著作权质押开展保驾护航,从而促进其发展,丰富投融资渠道,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