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c,APL)患者的免疫表型特点,寻找能够诊断APL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抗体组合,为利用流式细胞术对APL患者进行早期、及时、准确诊断及其微小残留病变(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的监测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2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确诊的92例APL患者的免疫学和和分子生物学结果;同时随机选取20例非APL-AML患者作为对照,针对不同的抗体和抗体组合在APL和非APL-AML中的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探索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诊断抗体组合。结果:(1)分子生物学分析:其中79例患者进行了PML/RRAa融合基因检测,显示78例阳性,阳性率达99%,其中L型50例(64%)、S型25例(32%)、V型3例(4%)。(2)免疫学分析:SSC/CD45设门,92例初诊APL中,高侧向角散射(side scatter, SSC)者75例(82%),低SSC者14例(15%),其他类型3例(3%);表达CD9(87/92;95%),CD33(92/92;100%),CD13(90/92;98%), CD33>CD13(89/92;97%), CD117(33/92;36%), CD64(84/92;91%),CD38(89/92;97%),cMPO (92/92;100%);部分APL表达CD15(22/92;24%),不表达HLA-DR (0/92;0),CD11b(6/92;7%),CD34(9/92;10%),CD14(0/92;0),CD56(9/92;10%)。(3)CD9/CD11b/HLA-DR抗体组合在APL诊断中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95%。HLA-DR/CD34/CD117抗体组合的敏感性为68%,特异性为85%。CD11b/HLA-DR组合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70%。抗体组合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大部分患者SSC高,APL基因型以L型为主,S型次之,V型较少见。(2)APL免疫表型特点为稳定表达CD9,CD13,CD33(CD33>CD13),CD64,CD38,cMPO;部分表达:CD34,CD117,CD16,CD10,CD2;不表达:CD14,CD15,CD11b,CD4,HLA-DR,CD56,cCD79a,cCD3。(3)CD9/CD11b/HLA-DR抗体组合在诊断APL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诊断APL和监测其MRD的抗体组合。目的:加深对全髓白血病的临床及生物学特点认识,减少全髓白血病的误诊。方法:以我院血液科2012年7月确诊的1例全髓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复习总结该病临床及生物学特点。结果:临床表现类似于急性髓系白血病;血象进行性减少;骨髓象增生活跃,原粒细胞Ⅰ+Ⅱ型占10.0%(NEC26.9%),红系占40.8%,原巨核细胞+幼巨核细胞占27.5%;免疫分型显示粒系、单核系、巨核系、红系都有;FISH可检测到+8、-7/7q-;给予CAG(Acla20mg dl-7,Ara-c25mg dl-14,G-CSF200ug dl-14)治疗后第15天出现严重的肺部真菌感染,后好转。一个疗程后,骨髓象达到完全缓解。结论:全髓白血病为少见类型白血病,病变常累及骨髓粒、红、巨系统,常有染色体异常改变,易发生严重并发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