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发展形式发生巨大转变的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的增长都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利用,科学研究成果是整个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源动力。在全球竞争的格局下,中国也在迎头赶上,以科学技术创新为核心,带动促进制度、管理和文化的全面创新。中国在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时刻秉承以高校作为创新策源地的理念,高校教师科研成果的源头创新作用不断被提及。激发科研绩效的产出已成为高校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纵观发达国家的高校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研究的蓬勃、健康发展离不开学术氛围的优化、改善。因此,研究学术氛围对提升科研绩效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经过文献分析后发现:首先,学术氛围的内涵及维度研究尚有待深入;其次,科研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作为中介变量的影响效果研究仍在起步阶段;再次,基于中国高校情境下的研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比如以高校科研工作者为对象的学术氛围量表缺乏大量的调查数据支撑,学术氛围与科研绩效间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仍有待补充。基于以上时代背景及研究现状,探讨中国高校情境下学术氛围与科研绩效之间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本研究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践检验,主要使用文献研究法、半结构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等。首先,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厘清了学术氛围、科研绩效和科研自我效能感等相关理论。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学术氛围通过科研自我效能感中介对科研绩效的影响效应模型。初始量表的编制借鉴了国内外的量表,并通过对四位SJ大学理工科院系教师的半结构化访谈、小样本的试调研等方式对量表进行修订,最终形成了正式问卷。问卷调查以SJ大学理工科院系教师为对象进行,共收集244份有效问卷,使用SPSS 21软件对样本进行信度及效度的探索性因子分析、AMOS 20软件进行效度的验证性因子分析后,通过回归分析对学术氛围与科研绩效之间的直接影响模型及科研自我效能感中介影响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学术氛围由学术团队、学术资源、学术管理制度及学术交流四个维度组成。学术氛围对科研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验证了本文的研究假设。学术氛围中的学术团队、学术管理制度及学术交流维度对科研绩效具有正向影响,验证了本研究的假设,然而学术资源的正向影响作用却没有得到实证支持。从中介效应来看,科研自我效能感在学术氛围及学术氛围的学术团队、学术管理制度及学术交流维度对科研绩效的影响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本研究在内涵及维度上为中国高校情境下学术氛围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揭示了学术氛围的结构及其与科研绩效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从高校管理者与教师个体两方面,对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升科研自我效能感提出了建议,为高校科研工作平稳、科学、良性的发展提供参考。受研究条件、个人能力及学科差异性的影响,本文存在着样本量有限,中介变量的挖掘不够深入等不足。期望未来能针对这些不足进行进一步的拓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