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的临床疗效评价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aozhi7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年来,随着国民对皮肤疾病的认知提高,皮肤衰老已成为广大群众日益关注的话题。人们对可以预防或延缓皮肤老化症状的有效干预措施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随着医疗美容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于医院就诊接受医疗美容治疗的人数大幅增长。皮肤老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皮肤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引起皮肤老化的原因可分为内源性因素(年龄等)和外源性因素(紫外线照射等),而由紫外线照射引起的皮肤老化即称为皮肤光老化(phtotoaging),其临床表现为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毛孔粗大、皱纹、松弛粗糙、日光性角化病等癌前病变和良恶性肿瘤等。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是波长范围在500nm-1200nm之间的多波长非相干性光,是一种以脉冲形式发射的强光,在临床治疗中可通过选择不同的滤光片来获取不同波长的强脉冲光,来满足不同的治疗要求。由于其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简便的临床应用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医疗美容和皮肤疾病治疗中。本次研究采用美国科医人公司M22王者之冠激光光子治疗仪,针对光老化所致的色素沉着,红斑、毛细血管扩张进行治疗,通过选择适当的强脉冲光参数(波长、脉宽、能量等)来靶向不同色基(水、黑色素、血红蛋白),从而达到祛斑、褪红、均衡肤色的美容效果。目的:通过IPL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比较研究,应用ANTERA 3D相机评估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引起的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的改善程度,同时观察术后主要的不良反应,评估IPL设备的安全性,并调查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选择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年龄25岁-50岁,平均(39.60±6.14)岁,皮肤类型为fitzpatrick II型-IV型,出现面部皮肤老化问题并要求用非手术方式治疗的女性患者45例。其中表现有异常色素沉着的患者42例,表现为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的患者20例,有17例同时有异常色素沉着和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的表现。45例患者面部皮肤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细小皱纹、毛孔粗大、皮肤松弛和触感粗糙等症状。对这些患者进行共计4次的IPL治疗,每次治疗间隔4周左右,每次治疗前、每次治疗后4周及末次治疗后3个月均留存影像资料,根据治疗前后皮损情况对比进行疗效观察,并对患者临床光老化症状进行评分,评估其改善程度,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6.0分析最终数据以确定治疗效果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此同时,观察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45例患者,均获得有效数据。1.色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异常色素沉着症状的医师主观评分由2.80±0.57分下降到2.13±0.61分(P<0.05)。红斑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症状的主观评分由1.88±0.43分下降到1.28±0.41分(P<0.05)。2.色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光老化单项症状的自我评估分数由6.298±0.733分下降到3.536±0.550分(P<0.05);红斑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光老化单项症状的自我评估分数由5.475±1.186分下降到2.975±0.716分(P<0.05)。3.通过无创性皮肤检测得出结论,色沉组患者在末次治疗后4周时,黑色素平均水平从治疗前100%下降至80.24%±2.34%(左侧)(P<0.05)、79.90%±2.29%(右侧)(P<0.05);末次治疗后3个月下降至78.06%±2.94%(左侧)(P<0.05)、77.64%±2.74%(右侧)(P<0.05)。红斑组患者在末次治疗后4周面颊血红素平均水平从治疗前100%下降至78.61%±2.12%(左侧)(P<0.05)、79.26%±1.75%(右侧)(P<0.05)。末次治疗后3个月血红素平均水平下降至76.55%±2.76%(左侧)(P<0.05),76.76%±2.11%(右侧)(P<0.05)。4.整个治疗过程中,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术中的一过性的疼痛、灼热感,45例患者均表示不适感在可忍受范围内,结束治疗后经过冰敷可完全缓解,无一例患者在术后出现面部皮肤局部结痂、红肿等不良反应。5.色沉组患者在末次治疗后4周时,总满意度为80.99%;红斑组患者在末次治疗结束后4周时,总满意度为90.00%。结论:1.强脉冲光对于改善面部皮肤光老化有明显效果。2.强脉冲光可以达到改善由于皮肤光老化导致的异常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等症状的目的。3.强脉冲光治疗术后不良反应大部分是短暂的、可逆的,已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美容问题。
其他文献
自“福利国家悖论”提出后,西方学术界对公共家庭政策的悖论效应进行了大量的理论阐述和实证检验。“福利国家悖论”揭示了父母育儿休假、公共儿童照料服务等家庭政策虽能促
基于数字仿真实验以及小干扰稳定的理论分析了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功率振荡的作用,通过对水轮机及其调速系统的小干扰分析和对某两机系统的PSASP仿真实验,得出了结论:电力系统中
女作家伊迪丝·华顿是20世纪早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之一。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的作品《夏季》被认为是其经典作品。本文主要从挫败的爱情、无奈的婚姻、被压抑
目的分析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和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对高强度聚焦超声刀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比较。方法对6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高强度聚焦超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简单医药知识的普及无疑对全民保健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也为医药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但随之而来的,许多医药管理相关的道德问题也随之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