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工程建设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行业整体利润率低,绩效差,管理思想与技术水平落后,行业参与成员之间关系对立等。这种局面的形成一定程度上归因于工程建设行业本身的性质。工程建设项目本身具有单一性、临时性等属性,成员之间互相不信任,没有统一的目标,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机制与平台,工作方式方法互不兼容,缺乏高效解决分歧的机制等。这些情况导致成员之间的合作十分有限,最终在工程质量,工期,费用等方面造成了损失。另外,工程建设行业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小型企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在缺乏完善的行业法律法规的情况下,产生了许多恶性竞争,供应链目成员间地位严重失衡,导致成员间敌对的态度,机会主义行为等,最终伤害整体及各方的绩效。为了解决上述工程建设行业中广泛存在的问题,工程建设行业引入了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发展了工程供应链管理(CSCM)思想。工程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把工程建设的各个参与方整合成一个团队,提高整体及个体绩效,实现共赢的局面。对于工程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国外开始得较早,研究成果也相对丰富,而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较少。通过对国内外工程供应链文献的梳理发现,工程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供应链物流管理;(2)工程建造企业供应链设计;(3)工程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建设及技术应用;(4)工程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作者发现,在传统的制造也供应链研究中,对于供应链的协同、合作以及绩效之间的关系的研究非常丰富,但在工程供应链管理中,类似的研究还很欠缺,而这是学者与从业人员非常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用实证的方法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补充了相关研究的空白。本文对工程供应链中合作伙伴的协同、合作行为以及工程供应链绩效进行了定义,对它们的维度进行了阐述和归纳,然后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建立了工程供应链协同、合作行为和工程供应链绩效的关系模型,用AMOS软件对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工程供应链中,供应链协同对供应链绩效有强烈的正向影响,而供应链协同对合作伙伴间的合作行为,以及合作行为对供应链绩效均没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对于这个与直觉不符的结论,作者采访了29家国内工程建造企业的从业人员,对结论进行了证实。结果表明,当前国内工程供应链企业之间还没有注重双方的合作行为,反映了目前建筑行业中企业之间市场地位不平等的实际情况。本研究采用的实证分析方法为国内工程供应链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的结果为从业人员认识当前行业现状提供了参考。但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1)由于研究时间有限,实证研究调查的范围较小,如果能进行更大范围的调查,能得到更加全面的研究结果。(2)由工程供应链中对于协同、合作行为、绩效的研究缺乏足够文献,对每个概念包含的要素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因此对于相关概念包含的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并且受研究精力所限,未能概念所包含的要素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进一步的详细分析。对于这些问题,希望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