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筒中磷石膏分布特性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来源 :武汉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qq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磷石膏是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产生的固体废渣,露天堆放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并且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磷石膏制酸联产水泥工艺是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但传统工艺过程因传热传质效率低导致能耗高而严重影响该工艺技术的推广使用。磷石膏在窑外的旋风筒预热与分解制酸联产水泥新工艺可以显著提高传热传质效率,进而大幅降低过程能耗,旋风筒的作用是利用回转窑出来的高温尾气对磷石膏颗粒进行预热和预分解,同时还要承担气固分离任务。磷石膏颗粒在旋风筒中的浓度分布会直接影响其传热效率,而旋风筒尺寸和操作条件的不同又会影响磷石膏颗粒在旋风筒中的浓度分布与分离效率。因此,本研究在冷态实验装置上对磷石膏在旋风筒中的浓度分布进行实验测量,采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优化旋风筒结构尺寸与操作条件,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首先,在冷态实验装置上采用双层电容层析成像系统测量同时在线测量旋风筒上部入口截面和下部筒体和锥体交界截面旋风筒中的磷石膏颗粒浓度分布,考察风速、固气比和排料口尺寸对磷石膏浓度分布及分离效率的影响,分析其对气固接触面积和产生气体SO2浓度影响。结果表明:磷石膏颗粒在旋风筒中呈环状分布,中心颗粒浓度小,筒壁处颗粒浓度最大,直筒段上部截面颗粒浓度大、下部截面颗粒浓度小。风速增大,磷石膏径向颗粒浓度减小,分离效率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有利于增大气固接触面积,改善传热,但在磷石膏分解时不利于SO2浓度提升。固气比增大,磷石膏径向颗粒浓度增大,分离效率提高,减少气固接触面积对传热不利;但在磷石膏分解过程,有利于SO2浓度提升。旋风筒排料口直径增大,径向截面上的颗粒浓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旋风筒分离效率提高,但随体系的固气比不同提高的幅度会存在差异,甚至会降低,即不同的固气比存在不同的适宜排料口直径。其次,采用FLUNT软件对冷态下磷石膏在旋风筒中的浓度分布进行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和优化,采取了雷诺应力气相湍流模型和欧拉—欧拉气固两相流模型对磷石膏在旋风筒中的浓度分布进行了模拟,并按照分离效率目标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计算值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在实验基础上增大风速,对于分离效率和气固接触面积影响较小。固气比增大分离效率有显著提高,且颗粒浓度增大,虽然气固接触面积会减小,但是磷石膏分解过程SO2浓度会增加。根据模拟结果,得到优化结果为:旋风筒下料口直径为50 mm,操作风速17 m/s,固气比2.25 kg/m3,分离效率为94.2%。
其他文献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微商、网购等给人们生活带来十分深刻的影响,经济活动的不
为了发挥智能技术的优势,确保智能电网的应用安全性,论文选择就35Kvz智能变电站电气自动化设计这一论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了确保阐述内容的全面性,设计了如下研究框架。首先
燃料电池具有绿色环保、零排放的良好性能。文章从蓄电池在通信运营商的应用现状入手,介绍了新一代能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并对燃料电池的应用场景进行了分析。
目的 :探讨内皮素 - 1与星形细胞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在脑出血的作用。方法 :采用内皮素 - 1抗体 SP免疫组化技术对脑出血患者尸检材料血肿周围脑组织反应性星形细胞内皮素 - 1
目前对用于储存各种介质的大型储罐的需求日趋增多,常规的储罐结构设计已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求,有些储罐因工程需要不能完全按照常规进行设计,需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文章以
<正> 自发现胃动素(motilin MLI)以来,一些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仅就MLI产生部位,生理作用及其与胃肠动力失调性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一、胃动素产
极富才情的中唐诗人李贺,在绚丽夺目的诗卷中,用自己的神来之笔塑造出一群美艳凄怨的女性来作为理想生命的象征。用"美女"原型来表达诗人的政治之恋,用"怨妇"群像来体现人性
目的分析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诊治的32例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应用大剂量尿激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正式通过。该法是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法治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并首次以法律形式对国家图书馆的职能、任务进行了明确界定。本文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