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条约遵约机制研究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hua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作为典型的全球问题,单靠一国无法改变气候变化的事实,而减缓气候变化又显然是一个纯粹的全球公共产品,因为温室气体减排的收益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有权享受由一国或是一地区削减排放带来的气候改善,而承诺削减排放的国家和地区也不能够阻止其他的国家或地区受益,因此,气候变化问题存在着严重的“供给不足”和“搭便车”的问题,各国在作出加入气候变化条约外交决策中也存在着很多不同的利益考虑,而不仅仅是国际环境法上的权利义务规则的要求。气候变化条约从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订到《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再到如今的后京都时代气候谈判,条约遵约机制经历了气候变化条约的设想萌芽阶段、践行发展阶段和修改完善阶段。气候变化条约遵约机制一般有三大构成要素,分别是:基本规则体系、遵约判定体系和不遵约反应体系。这三大要素密切配合共同支撑和维系着条约遵约机制的正常运行。我们应该看到,气候变化遵约机制的运行对改善气候变化,敦促各国节能减排,加强整个国家气候制度的自我完善,促进国际合作方面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但是,当前气候变化遵约谈判中所涉及的一些焦点问题:遵约目标和遵约原则面临挑战;气候变化条约规则条文具有模糊性;遵约过程中存在利益博弈和能力差异;气候变化条约的软法性,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难题成为阻碍气候变化条约遵约机制谈判中的难点,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给整个国际社会遵约造成的阻力,2012后京都时代的气候变化条约遵约机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遵约过程应该坚持公平优先兼顾的原则,这也是气候变化条约谈判始终应该坚持的原则,提高气候变化条约遵约机制的透明度,建立有效的资金和技术援助机制用来辅助遵约机制的有效运行,另外,针对气候变化条约软约束的遵约路径,后京都时代的气候变化遵约机制应该积极学习WTO,将强制执行机制纳入到遵约机制中。
其他文献
我国传统建筑设计过程中,虽然并不具备现有建筑的时代特征以及个性特征,但是传统建筑具有较多的审美元素。传统建筑在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自然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和谐性,具有较
美国语言学家Lado在他的《跨文化语言学》一书中,阐明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学生们最难学的方面就是与他们母语最不同的地方。汉英状语之间存在的构成、类型、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论是现代金融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在现实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加深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认识,更好地在我国证券市场上使用该模型,本文介绍了
气候变化严重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与经济生产。近年来,世界各地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温室效应日益明显,人与自然关系越发尖锐,我们所处的地球环境持续恶化……随着环境问题的日
量子保密通信是量子物理、电子科学、信息科学和密码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其中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是量子保密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深埋长隧洞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高压大流量涌水问题,通过国外3个工程施工实例进行分析,提出地质勘测、隧洞布置和处理措施方面的意见,尤其从环保角度比较了止水工和排水工的
<正> 揚子山在成都北門外約八里,是一个高約十公尺、直徑約一百六十公尺大土堆。在这土堆北百餘公尺,又有一小土堆,俗名小揚子山。一九五三年九月,小揚子山修建磚瓦廠發現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