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植物园培育出的山茶新品种除具有观花特性之外,还兼具观叶特点,其中叶色表现尤为突出,弥补了山茶属彩叶品种的缺乏,其在推广应用于园林绿地时,将面临绿地中日益增加的景观灯照射。为了探索这五个山茶叶色变化规律及其生理特点,并为其园林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本文研究了五个山茶新品种叶色变化、相关生理以及景观灯对其叶色变化及光合特性影响。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玫玉’秋季叶片变色期长,变色率高,最佳观赏期为1月和2月,叶片为古铜红色;‘小粉玉’秋季叶片变色期长,变色率较高,最佳观赏期仅为2月,叶片为赭色;‘玫瑰春’和‘俏佳人’秋季叶片变色期短,变色率低,叶片分别为红褐色和橘褐色,观赏价值较低;‘垂枝粉玉’在冬季保持绿色。五个新品种春季新叶均为鲜红色,且红叶期能持续一个月。其中‘玫玉’和‘小粉玉’在叶色方面的观赏价值较高。2、山茶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与三种色素含量的合成没有直接关系,而可溶性糖与花色素苷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3、不同光源冬季夜晚照射均能显著提高植株的叶面温度,金属卤化物灯对叶面温度的提高要显著高于LED (Light-Emitting Diode)。金属卤化物灯白光提高了叶片变色率,促进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不利于叶片变红,并降低了叶片的光泽亮度;LED白光提高了叶片变色率,促进花色素苷的合成,有利于叶片变红。总的来说,夜晚补充LED白光有利于山茶叶色的表现。4、夜晚采用LED红光、蓝光和绿光照射显著提高了叶片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LED黄光却显著降低了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红光和黄光显著降低了花色素苷含量。LED红光和蓝光提高了叶片变色率,不利于叶片变红,并使叶片色泽变暗;LED绿光降低了叶片变色率,对叶片颜色和色泽影响不大;LED黄光降低了叶片变色率,有利于叶片变红。总的来说,夜晚补充LED红、蓝、绿和黄光均不利于山茶叶色的表现。5、不同光源和不同光质LED夜晚照射不仅使得山茶在补光期间提高了光合速率,降低了呼吸消耗,并对白天的光合作用也产生了影响。LED白光提高了植株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降低了植株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以及暗呼吸速率;金属卤化物白光、LED黄光和蓝光提高了植株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降低了植株的光补偿点、表观量子效率以及暗呼吸速率;LED红光和绿光降低了植株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以及暗呼吸速率。总之,五个山茶新品种中‘玫玉’和‘小粉玉’在叶色方面的观赏价值较高。夜晚补充LED白光有利于山茶叶色的表现,其它光质均不利于山茶叶色的表现。不同光源和不同光质LED夜晚照射影响了白天植株的光合作用,且作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