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聚磷酸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技术性能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24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聚合物改性沥青大多为物理共混改性,普遍存在着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相容性差、热稳定性不足、加工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改性沥青效能的发挥。在沥青中掺加多聚磷酸进行化学改性,可显著改善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且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多聚磷酸改性沥青在我国的工程应用还很少,对其材料设计、评价标准、机理分析等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推广应用。本文采用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对多聚磷酸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技术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文研究了基质沥青类型、多聚磷酸等级和掺量、复配聚合物类型和掺量等对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技术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多聚磷酸可以有效改善基质沥青的感温性、高温稳定性、储存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能等,其合理掺量应控制在0.5%—1%。通过复配SBS和SBR聚合物,可有效弥补多聚磷酸改性沥青低温延展性不足的问题。针对AC-13和AC-20两种级配下复配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混合料,采用车辙试验评价了沥青混合料抗变形能力;以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动水冲刷试验综合评价了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通过低温弯曲试验研究了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混合料抗低温开裂性能;通过老化前后劈裂试验以及低温弯曲试验研究了混合料的抗老化性能。结果表明:多聚磷酸可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与抗老化性能,对水稳定性也有一定程度改善,但对低温抗裂性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结合我国沥青路面气候分区,综合路用性能结果和经济效益分析,推荐了多聚磷酸改性沥青适用于各气候分区的复配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多聚磷酸改性沥青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通过京昆高速石太北线段试验路的铺筑和性能检测,验证了室内试验研究结论,总结了多聚磷酸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技术经济性分析表明,多聚磷酸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1932年创刊于上海的《现代》杂志,以海纳百川的文化气度,一跃成为30年代初期最能反映当时文艺状况,同时也是淞沪战争炮火后最有影响力的大型文艺刊物,为现代文学的各种样式的繁荣
在海洋工程结构方面,由于风荷载只占整个荷载的10%左右,大多数情况下风荷载的计算仅采用估算的方法,并没有进行详细的计算。但是若考虑到结构疲劳,或者需要结构有较好的稳定性时,则
自我国接入互联网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互联网发展大势,积极迎接信息化
制度提供了一个国家的法律、经济和社会体制的安排,决定了商业活动中的交易和协调成本以及创新活动的程度。不同国家在制度环境上的差异形成了制度距离,制度距离引致了跨国投
对贵州某特种动物养殖场群养幼犬进行调查,发现导致幼犬腹泻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为犬瘟热、犬轮状病毒感染、犬细小病毒病、犬冠状病毒感染和犬传染性肝炎,并从临床角度总结上述
关联主义自2004年西蒙斯提出以来就备受关注。有人说它是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也有人提出质疑。从关联主义提出的时代背景看,其时的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三种主流学习
金属及其合金表面进行陶瓷化可以改善金属基体的硬度低、耐磨耐蚀性差、可加工性差等不足,并且能保证原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本文正是基于此,研究等离子体微弧氧化这一在有色金
本文立足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目的与意义,结合目前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通过对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进行实证调查与分析,提出了青年管理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gosling new type viral enteritis,GNTVE)是新近出现的一种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方面与小鹅瘟(gosling plague,GP)极其相似的传染病,它的出现给
人才公共服务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政府有责任在公共人才服务的提供和管理中发挥重大作用。我国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还存在诸多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