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PPR蛋白基因TCD34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xsdl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中越来越多编码PPR蛋白的基因被报道,PPR蛋白作为植物中较大的蛋白家族之一,其功能主要是影响叶绿体的发育进程,进而导致植物早衰或者延缓衰老死亡。本研究中,通过60Coγ射线辐照处理粳稻品种“嘉花1号”得到突变体tcd34,对其进行性状分析、图位克隆、互补验证、基因编辑验证、亚细胞定位实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相关功能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20℃环境中,突变体tcd34的整个植株表现为完全白化表型,到四叶期之后逐渐枯萎死亡;而在32℃环境中,其三叶期植株新长出的第三片叶子为绿色,四叶期植株叶片基本转绿,后期植株能够正常生长,表明突变体tcd34是一个低温敏感致死叶色突变体。2.与突变体tcd34表型相一致,在低温20℃下,突变体的光合色素含量下降非常明显,叶绿体也没有出现光合作用需要的类囊体结构;而在32℃环境中,其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体结构逐步恢复正常水平。3.通过对培矮64S与tcd34杂交得到的F2代进行遗传分析,发现F2代植株叶色表型出现了绿色和白色分离的现象,经过卡方检验发现其结果符合3:1的分离比,表明低温敏感叶色突变性状受一对单隐性核基因(tcd34)控制。4.利用培矮64S与tcd34杂交得到的F2代群体进行基因定位,将突变基因(tcd34)定位在第3号染色体上143 kb内,DNA测序对比,发现一个编码PPR蛋白的基因(LOCOs03g40020)在外显子上一个碱基G的缺失,致使翻译提前终止。5.同时通过遗传互补实验及基因编辑实验验证发现,编码PPR蛋白的基因LOCOs03g40020就是目的基因TCD34。6.对TCD34基因编码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分析,发现其在不同的高等植物中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并发现其与同属于单子叶植物的玉米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7.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表明,TCD34在植物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叶片中的表达水平相对较高;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TCD34蛋白作用在叶绿体上。8.mRNA转录水平的分析,发现TCD34基因的突变直接造成光合作用及叶绿体发育相关基因的明显下调;并推断TCD34基因主要参与调控叶绿体发育第一阶段中与核糖体和叶绿体分裂相关基因。综上结果表明,TCD34基因在低温环境中对水稻的叶绿体发育及生长至关重要。同时该基因编码一个PPR蛋白,对TCD34基因的初步探索为之后更加深入的认识PPR蛋白在水稻生长及叶绿体发育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文章以设施甜椒为对象,研究蔬菜废弃物沼液作为追肥对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为蔬菜废弃物沼液的合理利用提供技术指导。结果表明,相比追施化肥(T1)处理,沼液部分替代(沼液
如何从多种方案中选出一种最佳方案,一直是研究员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灰色多层次综合评判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浙江省的生物质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的出口匝道是高速公路的事故多发点。根据国内外统计数据,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匝道500米范围内的事故占全部高速公路事故的30%左右。而且,互通立交出口处的事故
MicroRNAs(miRNAs)是真核生物中一类长度约为22nt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s,可通过靶向目标mRNAs造成对其切割或阻止其翻译,对植物生长发育、应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已有研究表明miR398在多种植物的胁迫响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基于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创制了水稻(Oryza sativa L.)OsMIR398定向敲除突变体材料
我国的农药以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为主,酶抑制法是利用农药对酶活性抑制原理来检测农药残留的一种快速筛选检测方法。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高选择性和灵敏度,能快速响应
郑李锦芬说自己是个“贪心”的女人,因为她既要成功的事业也要快乐的家庭。她认为自己幸运地都得到了。在她身上同时蕴藏着多种特质:优雅而执着、犀利而坦诚。2005年,争议多年的《直销法》即将推出。她领衔的安利(中国)将由此进入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很难相信,现在离我坐着摩托车为安利寻找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已经过了十几年。  来中国之初,我的梦想很简单,就是希望安利公司能够在中国立足和发展。但是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