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AE J1850通信协议的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测试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kkkkk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包括对B类数据网络的体系结构和SAE J1850通信协议技术规范的解析,和基于SAE J1850通信协议故障诊断与测试系统的设计两部分。本文设计的故障诊断与测试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硬件部分包括PC机与ECU的通信接口装置,负责将网络总线的数据信号转换为PC机可以识别的串行通信信号。本文也给出了OBDⅡ-PC接口设备的详细设计。 软件部分包括对ECU数据与故障码的读取与分析,负责发送请求信号,接收应答信号,分析所得数据并以直观的方式显示ECU数据和故障码。软件在设计开发时充分贯彻了软件工程的设计原则,采用了结构化与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方法,并结合了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有关理论,实现了串行通信、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库查询的有机结合。 本系统设计完成后在GM的电控发动机上进行了热试试验,该型号发动机按SAE J1850 的VPW方式(即Class 2协议)进行通信。通过该系统在电控发动机热试中的应用,证实系统运行可靠,有实际使用价值。
其他文献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工作温度低、启动快、环境友好、设计操作简单等优点,最有希望成为航天、军事、电动车、移动通信及区域性电站的首选电源。因此,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市场潜力巨大,是燃料电池研究中的热点。鉴于,目前通过实验手段获得电池内部的温度、压力、物质浓度及电流密度的详细分布比较困难,而且费用很高。因此,对PEMFC 内的流动和传质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
作为一种新型的整体插值方法,径向基函数(RBF)以其数学概念清晰、对CSD/CFD的网格形式要求较小和有利于开发独立程序实现耦合分析的优点,具备重要的研究与应用价值。针对流固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