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执法冲突”的频发逻辑和消解路径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hngys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管执法冲突是城管执法人员在执法中与行政相对人产生的冲突,近几年发生频率上升、对抗形式多样、处理过程复杂、社会影响恶劣。本文以社会冲突理论、权力和权利理论为分析工具,采用案例分析法、访谈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三种分析方法,对近五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城管冲突事件进行深入探析。城管执法冲突背后是行政权力扩张逻辑,表现为城管行政体制的障碍。一是城管行政执法体制问题,即权力的配置、规范和运行三个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机构设置横向沟通不畅、纵向衔接乏力使得权力配置不科学;行政强制权的随意委托、审批管理权的分流失当和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使得执法权力不规范;多头执法、执法权随意扩大使得权力运行不通畅。二是城管执法的管理体制问题,即人、财、物管理问题。具体表现为执法人员配置不合理、编制紧张、业务培训不到位使得城管执法队伍建设乏力;任务多、工资少使得任务考核成为执法应付事项。三是城管执法的监督体制问题即内外监督问题。具体表现为行政执法责任制不完善、行政执法监管程序不规范,外部监管乏力等。城管执法冲突背后是城管执法冲突的权利逻辑,表现为公众权利实现和救济障碍。具体表现在城管执法过程中,行政相对人的生存权、人身财产权、知情权、陈述申辩权、听证权等难以维护。在司法救济费时费力、信访救济乏力的情况下,公众权利实现通道受阻,通过救济途径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利困难重重;而在参与方式单一、参与范围有限、参与透明度低的情况下,城管执法人员与行政相对人的双向互动不足,公众参与权利也较难顺利实现。在行政权力不断扩张、公众权利意识觉醒,而权利实现困难的情况下,遇到城管执法时,公众一般颇难顺畅地反映诉求和保护基本权利,这样“执法-抵抗-冲突”的闭合循环就形成了。因此,应该从加强立法、完善城管行政体制、保护公众权利和促进公众参与等路径,系统消解城管执法冲突中的闭合恶性循环。
其他文献
在自制的可视化模型箱内,进行了挤扩支盘桩静载模型试验,分析了等截面桩和不同承力盘数量的支盘桩在静载作用下的荷载—变形特性以及桩周土体位移场的分布规律,并利用有限元
依据挤出理论和已有的经验,对螺杆的各个参数进行详尽的设计,将槽深激变型螺杆设计成三段:加料段、压缩段和计量段,并对此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使得螺旋挤压机构具有很大的流量
在新时期中拉整体合作框架中,鉴于双方利益诉求的高度契合,拉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合作的重点与核心。随着这一进程的推进,拉美区域经济一体化将进一步深化,中拉之间互联互
<正>10月18日,2012年的第一批中华秋沙鸭飞临江西省信江河弋阳段越冬。由于天气原因,它们比去年晚到了一个星期左右。中华秋沙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国际自然资源保护
针对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不断发展的需求,研制了一种最大适水深度达2000m的海洋数字式多功能静力触探探头,从探头的机械结构、防腐、耐压密封、数据校正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
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具有计算机的基本特征,可以运行专门的客户端应用软件,使用其作为教学测评的终端,通过定制开发专门的测评程序,可以有效避免传统教学质量测评
<正>很多朋友都习惯通过Outlook日历组织日常工作,不过如果要进入日历组件,却是相当繁琐,需要经过多次鼠标点击才行,而我们往往只是需要启动日历组件而已。如果你使用的是Out
期刊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初步构建了“前培训—中控制—后评估—再反馈”的全程化质量控制实习体系,并进行了实践。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该实习体系实施后,学
矿业活动造成了一系列地质灾害及生态环境问题,包括地面裂缝、地面塌陷、地下水疏干及污染,地下水位降落形成漏斗等一系列地质灾害。通过调查分析总结提出,矿山恢复治理中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