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分子团共振裂变的水系统电磁防垢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yuwq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垢是工业生产中的常见问题,也是技术难题。防垢和除垢一直是水系统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电磁阻垢技术是一种物理阻垢方法,具有节省人力物力、无毒无污染、操作简单等优点,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从水分子团共振裂变的机理出发,研究水中水分子团共振频率范围,为变频阻垢仪实际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利用自制静态阻垢实验装置,分别研究了电磁场频率和强度对碳酸钙溶液性质和电磁阻垢率的影响,发现交变电磁场作用于碳酸钙溶液可以提高碳酸钙的溶解度和水溶液的电导率、降低水溶液的p H值和结垢速率;电磁场变化频率在200k Hz时,系统结垢量最少,电磁阻垢率最高;提高电磁场强度可以提高电磁阻垢率,提升阻垢效果。在变频阻垢静态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搭建了电磁阻垢实验管路系统,分别研究了变频电磁场对钙镁离子水溶液、钙镁离子聚合物溶液、钡离子水溶液和钡离子聚合物溶液的结垢速率的影响,通过推导和计算,得到了管道内磁场强度的分布规律,验证了管道径向不同位置结垢速率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变频电磁场作用时间、线圈匝数和工作电流对阻垢效果的影响,得到了阻垢效果最好的电磁场扫描频率段,为变频阻垢仪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使用扫描电镜对有无电磁场下的管壁垢样进行了扫描,得到了两种垢晶结构的照片,对比发现两种水垢的晶体结构存在很大不同,在电磁场作用下析出的水垢晶体体型较小,呈长条状,排列松散,易脱落被水流冲走。变频电磁场可有效减少管道内壁的结垢,采用本文得到的最优扫描频率段,电磁阻垢率可达80%以上,变频电磁防垢技术应用于各类输水管道可大幅度减少管道内壁结垢造成的各种生产问题,并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玻璃钢材料具有轻质量、耐腐蚀、高强度等诸多优点,国内各油田为提高储油罐使用寿命,降低储罐腐蚀,开始大规模应用玻璃钢内衬储罐。但是玻璃钢内衬材料经长期使用会产生脱黏现象,导致其性能下降甚至发生事故。对在役玻璃钢内衬储罐进行检测是维护其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故而开展对玻璃钢内衬板声振信号传播规律的研究,为玻璃钢内衬储罐的声振检测技术奠定理论基础。论文首先基于板波理论,采用GUIGUW软件建模计算得到玻璃
当前,淡水资源匮乏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海水资源丰富,海水淡化已经成为沿海城市获取淡水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电渗析过程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具有非常好的脱盐效果等优点,在海水淡化过程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离子交换膜是电渗析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海水淡化及燃料电池等特种分离领域,离子交换膜的选择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针对目前薄膜复合(TFC)离子交换膜存在较高膜面电阻,从而降低了离子传质效率的问题,论
丙烷作为传统的燃料气体和化工原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近年来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丙烷以及其作为主要成分的燃气的燃爆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丙烷的爆炸特性,本文结合实验研究、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初始温度、初始压力以及不同惰性气体对丙烷爆炸特性参数的影响。在实验温度范围(T0=25℃-120℃)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化工产业也逐渐往更深更细方面研究,国家对于科技人才及其科学研究的需求量也逐渐增长。因此无论是化工企业还是高等院校所开设的危险化学品实验室也持续增加,危化品实验室具有内容复杂性、实验过程未知性且都进行独立实验等特点,因此其发生的安全事故也越来越多。目前,我国的针对危化品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标准法规少之又少,因此建立一套系统的危险化学品实验室安全指标体系,为评估实验室安全提供
聚合物纳米材料具有结构新颖、形貌多样、性能优异和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因此在药物控释、生物成像、仿生模拟、纳米催化等诸多领域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聚合诱导自组装方法作为一种新兴的简单高效制备聚合物纳米材料的方法,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一直被科研工作者们广泛关注。相较于传统溶液组装低至1 mg/m L的制备浓度,聚合诱导自组装方法创造性地将制备量提高到了500 mg/m L;同时,解决了非均相聚合对多形貌
生物质能拥有燃烧污染低、可再生、易得到和方便运输储存等特点,为解决能源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生物质原料到高品质合成气转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焦油大分子深度转化及H2和CO比例调整等问题。传统的负载型催化剂,因活性中心分散性差,在反应过程中易发生团聚或积炭覆盖,从而导致其活性迅速降低。因此,本文利用多级结构材料的特点,通过设计和优化Ni基催化剂的形貌结构促进其功能性的充分发挥,来改善上述传统催化剂的问
文章以运行阶段的球形储罐为研究对象,重在研究球形储罐的风险评价体系,目的在于确定球形储罐运行阶段风险水平,明确关键风险因素,针对性指导球形储罐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文章首先在资料收集、查阅文献和理论分析基础上,结合事故致因理论和危险源分类理论,对球形储罐运行事故发生机理进行分析,得到球形储罐运行事故的主要类型,运用改进后WBS-RBS风险识别模型对球形储罐运行过程进行风险识别,在耦合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
近年来,为了应对能源大量使用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人们开发了多种工艺手段来进行工业排放气中二氧化碳(CO2)的分离与回收。其中吸收法、吸附法存在周期长、成本高、无法连续操作等缺点,而低温蒸馏法耗能较大,在进行特殊气体分离时应用较广,但不适用于CO2的分离回收。因此,具有绿色、高效、低能耗、低成本的膜分离法成为分离CO2的最佳手段。界面聚合法具有单体种类广泛、工艺过程简单、结构可控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
本文首先采用ATRP(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合成一定分子量的pH响应型三嵌段共聚物PEG-PDMAEMA-PBMA,利用透析法制备不同pH值下交联前后的组装体,结果表明组装体能够响应pH变化,pH值由9.7降低至7.4时,组装体的形态结构遭到破坏,由微球(未交联)或者黏连体(交联之后)开始分散趋近于微小的胶束转变,当pH降低至3.0时,组装体分散形成微小胶束;组装体可以装载涂层修复剂DCPD(
近年来,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数量得到快速提升和广泛应用,液氨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被广泛应用于火电厂的脱硝系统和工厂的制冷剂,氨泄漏事故频繁发生,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对氨泄漏事故的致因因子、泄漏扩散规律和应急决策的研究,可以预防事故的发生、对氨泄漏扩散过程进行有效的预测、对现场的事故救援和应急疏散提供宝贵的数据支持,对应急预案的编写和应急指挥提供重要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