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创新活动在提升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和促进我国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同时,其背后隐藏着诸多风险,创新投入能否有效转化为创新成果并推动企业股价发展值得关注。既有研究探讨了创新投入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然而,鲜有文献关注创新投入影响股票收益的作用机制。关于创新投入如何影响股票收益这一话题,仅有少数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且并未达成一致意见,其结论主要包括促进论和无关论两种类型。既有研究大多聚焦于创新投入对股票收益的单向影响,集中关注的是企业创新投入是增加股票收益还是与股票收益无关,且并未探讨二者的作用机理。鉴于创新活动的多阶段性及其引发企业风险的多样性和传递性,从实证角度深入研究创新投入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其背后的作用机制,探讨企业风险在二者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资源基础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为指导,采用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相关数据,探讨创新投入对企业经营风险、信息风险以及市场风险产生影响的机理,并进一步探索上市公司规模、行业性质、所在地区市场化水平、研发投入资本化、投资者关注、外部市场态势以及创新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以进一步强化并完善本文的逻辑框架。最后,结合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具体而言,本文的研究结果主要包含如下四个方面:第一,创新投入的高低代表了上市公司为获取高额回报而承担风险的意愿,不同的创新投入下,企业经营风险也存在着差异。一方面,过高的创新投入因伴随着融资约束、委托代理问题和破产风险的加重而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加剧。另一方面,适度的创新投入因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调整空间,可以提升创新的动态效率,进而能够减弱企业经营风险。实证结果发现,创新投入与企业经营风险之间呈现U型的非线性关系,相对于创新投入适度的公司,创新投入过高的公司经营风险较高。本文同时考察了税收规避对创新投入与经营风险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发现税收规避因有助于缓解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可以缓解创新投入对经营风险的影响,从而支持了传统的避税理论。进一步探索发现,创新投入对经营风险的影响因驱动因素不同而存在异质性,同时创新投入对经营风险的影响以及税收规避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在企业规模较大组、管制性行业组、高技术行业组和东部区域组才存在。此外,本文还发现创新投入通过增加企业破产风险和代理成本而加剧了经营风险,破产风险和代理成本在创新投入影响经营风险的路径中起到了中介作用。第二,上市公司拥有自身创新能力、技术优势、项目前景等更多信息,但出于保护技术秘密的目的,上市公司往往会减少披露创新项目的详细信息,甚至可能为了获取更多外源融资而隐藏创新项目的潜在风险或夸大创新项目的市场前景。而外部投资者若要筛选创新实力较强的优质企业,需要付出昂贵的信息搜集和甄别成本。因此,创新投入会导致上市公司和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滋生信息风险。实证结果发现,创新投入会导致更高的信息风险。对信息风险分解为基本面信息风险和操控性信息风险后发现,创新投入不会影响企业的基本面信息风险,但会影响企业的操控性信息风险。探索研发投入资本化的调节作用发现,研发投入资本化向市场传递了上市公司研发成功的利好信息,有助于降低信息风险。本文也检验了管理层是否存在利用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机会主义行为,发现管理层有利用研发投入资本化进行减持套现的动机,研发投入资本化率越高,减持动机越强。进一步探索还发现,审计投入较高的上市公司,创新投入引致的信息风险相对较低;代理成本在创新投入对信息风险的影响中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创新投入较高的上市公司通过更多的信息管理,增加代理成本,进而加大了信息风险。第三,鉴于创新活动的复杂性以及企业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外部投资者作为信息的劣势方,信息获取能力较为匮乏,为识别出真正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外部投资者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成本搜集创新项目相关信息,并监督企业的创新进展及创新结果。上市公司为避免商业机密泄漏,其进行的信息管理行为增加了外部投资者对优质企业的识别难度和决策难度,外部投资者会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作为补偿,从而可能加剧上市公司面临的市场风险。另外,上市公司通过创新投入创造的有差别化的无形资产,可以使其免受市场低迷的冲击,从而可能会减弱上市公司面临的市场风险。实证结果发现,创新投入对市场风险的影响呈现U型关系,进一步探索发现,当投资者关注度较高、企业创新能力较弱和处于牛市年份时,上市公司的股价更容易被高估,从而导致创新投入对市场风险的影响效应更大。本文按照企业规模、企业所属行业特质和企业所属地区市场化进程分组研究发现,上述关系仅在小型企业、高技术行业和市场化进程较快的地区才成立,表明小型企业、高技术行业的企业以及处于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创新投入对市场风险更为敏感。第四,创新投入较低的公司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至为顾客、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中,通过提升企业绩效获得较高的股票收益;中等创新投入的企业因创新活动占据了部分资源,导致维持日常运营和开展其他投资活动的资源减少,同时容易引起其他竞争者的对抗行为,造成企业绩效和股票收益降低;创新投入较高的公司因风险较大,投资者会要求要高的风险溢价,导致股票回报较高。实证研究发现,创新投入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呈现U型曲线关系,且经营风险在二者的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关系仅存在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弱的公司、创新能力较强的公司和牛市年份中,表明当产品市场竞争较小、公司创新能力较强以及处于牛市阶段时,创新投入更有助于提升公司股票收益,从而导致创新投入对股票收益的影响更为明显。本文按照企业规模和企业所属行业特质分组研究发现,上述关系仅在大规模公司和高技术行业中才成立,表明大规模公司和高技术行业企业创新投入能带来更高的股票收益。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虽然目前已有少量文献关注风险的传递效应,但是有关创新投入诱发企业风险传导机制的研究鲜见文献,本文深入分析了创新投入诱发企业风险的内外部因素,并基于创新价值链和风险效应链的角度构建了创新投入诱发企业风险的内生机制模型和传导效应模型,为深入理解企业风险及其传递效应提供了新的框架。第二,现有关于创新投入经济后果的文献中,仅有少部分学者探究了创新投入对股票收益的影响,鲜有文献探讨二者关系背后的作用机制。在少量的关于创新投入影响股票收益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关注创新投入对股票收益的单向促进或抑制作用,且并未形成一致的结论。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创新投入对企业股票收益的影响,并考察了企业风险的中介作用,得出与前人结果迥异的结论,丰富了创新投入经济后果和股票收益相关文献。第三,虽然现有关于企业风险的文献已经很多,但是有关企业风险的分类研究较少,由于不同类型的风险存在于企业创新的各个阶段,且风险间具有传递效应。本文基于风险传导流程从企业运行层面和外部网络层面探讨了创新投入与经营风险、信息风险和市场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经营风险、信息风险和市场风险在创新投入与股票收益关系间的中介效应,丰富了有关企业风险的文献。第四,之前有关税收规避对企业影响的文献大多都是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框架之下展开,鲜有文献考察税收规避对经营风险的影响,通过研究税收规避对创新投入与经营风险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发现税收规避可以减弱经营风险,形成了与委托代理框架下迥异的结论,从而丰富了税收规避与企业风险相关文献。第五,不同于以往文献关于创新投入与股票收益间线性关系以及产品市场竞争对二者关系影响的认识,本文通过探讨创新投入影响股票收益的积极作用边界范围以及产品市场竞争的调节作用,发现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弱时,创新投入对股票收益的影响更为显著,得出了与前人迥异的结论,拓展了市场竞争与股票收益相关研究,有助于政府全面认识创新活动对企业可能的影响,为政府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推动企业合理地增加创新投入提供经验证据,从而让创新活动更好地为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服务,因而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