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在总结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从末日想象的角度去讨论老舍长篇小说《猫城记》,并以此为契机梳理中国科幻小说中的末日题材创作。第一章,首先关注老舍创作《猫城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总结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从末日想象的角度去讨论老舍长篇小说《猫城记》,并以此为契机梳理中国科幻小说中的末日题材创作。第一章,首先关注老舍创作《猫城记》之前的曲折身世,作为末日想象的现实动机,并认为清末的坎坷童年、青年时期接触基督教以及留英期间接触英美作家这三个重要阶段为老舍的末日想象做了铺垫。并由此追溯文化层面的末日想象,从宗教、文学、哲学的角度分析末日想象的源头,并比较中外的差异性,作为《猫城记》的想象源流。第二章,集中分析《猫城记》中老舍是如何来具体表现末日景象的。我们认为是通过一系列形象构筑起来的,首先是人的堕落,在这之中是形体的变异、思想的扭曲以及启蒙者的迷失。其次是刻画了一座毁灭之城,“灰色”、“人群”、“毁灭的巨指”这些意象来进行渲染末日气氛。最后探讨老舍在这种绝望与焦虑下的思想和创作寻求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对理想人物的刻画和家国意识的觉醒。第三章,探讨老舍《猫城记》这样的末日想象的意义,主要是将之放入中国科幻小说史中去评价,发现它是对梁启超、包天笑等清末末日题材科幻小说的继承和发扬。而其中对本民族的忧虑和反思,也被新时期以来的当代中国科幻小说家所继承。同时也为《猫城记》是否是一部科幻小说提供了新的看法。
其他文献
清初甬上文学家族数量众多。在“天崩地解”的特殊时代背景之下,在抗清最为激烈的浙东这一区域范围之内,我们可以通过文学家族易代之际的抉择和文学创作观照文学与历史的真实
“陈三五娘”讲述陈三和五娘的爱情故事。虽然该故事未跳出“才子”和“佳人”的传统模式的藩篱,但是其呼吁“姻缘由己”的自由之音,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彰显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极其重要的一年,不管是对于中国的抗日战争研究,还是抗战文学的研究都是具有决定性的年份,这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和马英九在新加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等要求,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邢台召开了技工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
中国古代社会的婚姻大都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夫妇之间的结合未必以爱情为基础,由此文学作品中的爱情小说方才显得较为奇特,因而也成为诸多男女读者追捧阅读的对象,进
以1911年辛亥革命为界,王国维诗歌有着明显转型痕迹,即由“诗人之诗”到“学人之诗”的转型,在论述过程中,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审视“诗人之诗”与“学人之诗”的
凌叔华是“五四”时期重要女作家,她在大多数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新闺秀”形象。这群“新闺秀”形象来源于新旧转型期的中国,她们代表着当时社会大多数中上层女性的生存状态。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多序列多参数扫描在不同病理级别脑胶质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掌握MRI多参数成像技术及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的MRI表现特点,并做鉴别诊断。方法:搜
学院秉承“忠毅严和、惟恒创新”的精神,遵循“修身立德、践思悟行”的院训,牢牢把握党校姓党根本方向,坚持“支撑机构(智库)、企业大学(兵器党校)、经营实体”三大定位,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