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细胞癌中上皮钙粘附素和血管生成素-2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L1111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上皮钙粘附素(E-cadherin,E-cad)和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owerVision两步法检测6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及其邻近非肿瘤性肝组织中E-cad和Ang-2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与原发性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 1、6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年龄范围30~72岁,平均年龄55.3岁,其中男性49例,占81.7%(49/60);女性11例,占18.3%(11/60);男女之比为4.5:1。伴肝硬化42例,占70.0%(42/60);不伴肝硬化18例,占30.0%(18/60)。HBsAg阳性40例,占66.7%(40/60);HBsAg阴性20例,占33.3%(20/60)。AEP阳性(≥20ng/ml)31例,占51.7%(31/60);AFP阴性(<20ng/ml)29例,占48.3%(29/60)。高分化20例,占33.3%(20/60);中分化28例,占46.7%(28/60):低分化12例,占20.0%(12/60)。高侵袭性(发生包括门静脉癌栓形成或/和肝内多发播散结节等肝内转移者为高侵袭性)30例,占50.0%(30/60);低侵袭性(未发生肝内转移者为低侵袭性)30例,占50.0%(30/60)。 2、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E-cad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邻近非肿瘤肝组织(56.7%vs95.0%)。E-cad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组织学分级呈显著的正相关(rs=0.345,P=0.007)E-cad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的侵袭性呈显著的负相关(rs=-0.471,P<0.001)。但E-cad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是否伴有肝硬化、是否感染HBsAg、性别及术前血清AFP水平无关。 3、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Ang-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邻近非肿瘤肝组织(60.0%vs25.0%)。Ang-2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是否伴有肝硬化和是否伴有HBsAg感染呈显著的正相关(rs=0.431,P=0.001;rs=0.289,P=0.025)。Ang-2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组织学分级呈显著的负相关(rs=0,323,P=0.012)。Ang-2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侵袭性呈显著的正相关(rs=0.272,P=0.035)。但Ang-2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前血清AFP水平及性别无关。 4、原发性肝细胞癌中E-cad表达和Ang-2表达二者呈负相关(rs=-0.302,P=0.019)。 结论: 1、原发性肝细胞癌中E-cad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邻近非肿瘤肝组织,提示E-cad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E-cad 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分化程度和侵袭性明显相关,提示E-cad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浸润与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E-cad是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及侵袭转移的负性因子,检测E-cad有助于判定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并可能是判断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2、Ang-2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邻近非肿瘤肝组织,说明Ang-2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及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Ang-2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是否伴有肝硬化及合并慢性HBV感染呈显著的正相关,提示乙型肝炎病毒及肝硬化对肝癌的发生存在促进作用。 Ang-2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及侵袭性呈显著的正相关。说明Ang-2是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及侵袭转移的正性因子,并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和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Ang-2有助于判定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预后,为进一步抗血管治疗提供依据。 3、原发性肝细胞癌中E-cad表达和Ang-2表达呈负相关,提示:联合检测E-cad和Ang-2有助于判断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恶性趋势及生物学行为,并判断预后,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脑钠素(BNP)与原发性高血压病(EH)相关性,并观察氨氯地平药物干预对血清hs-CRR和BNP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9月-2007年9月期间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