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幼年鼠和成年鼠在正畸牙移动中牙周组织骨保护素(OPG)及其配体(OPGL)的表达情况及其不同比值,探讨增龄因素对正畸骨改建影响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牵引不同年龄大鼠右上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建立正畸牙齿移动模型,于牙齿移动1、3、5、7、10、14d及14d时去除正畸力一周后取材,免疫组化检测压力侧牙周组织OPG和OPGL的表达;并在14天时拍摄X光片测定牙齿移动距离。资料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1、牙齿移动3d时,幼年鼠压力侧OPGL的表达明显增强;而成年鼠此时OPGL的表达没有幼年鼠明显。牙齿移动5d和7d时,幼年鼠和成年鼠OPGL的表达均成强阳性,破骨细胞多。牙齿移动10d、14d时,幼年鼠和成年鼠OPGL的表达逐渐减弱。14d时去除正畸力至21d时发现幼年鼠和成年鼠OPGL均已成弱阳性表达,幼年鼠可见部分成骨细胞。2、幼年鼠和成年鼠压力侧OPG的表达在加力前后均未见明显改变。3、幼年鼠和成年鼠压力侧OPGL与OPG的比值在牙齿移动1、3d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牙齿移动5、7、10、14、21d时,差异均没有显著性。4、对14d组拍摄X光片测定牙齿移动距离,显示幼年组牙齿移动距离(中位数)(0.85 mm)大于成年组(0.40mm),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正畸力的作用下,OPGL与OPG的表达比值与年龄关系密切,增龄因素引起的牙周组织内OPGL/OPG表达变化可能是导致成年正畸特点的分子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