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肤色及模板匹配的人脸跟踪方法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bu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由于人机交互方式的演变、生物认证和物体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商业及安全领域需求的不断增加,人脸检测与跟踪方向的研究已经在各个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的应用。人脸识别技术、人脸检测技术、人脸分割技术以及将上述技术应用于视频流的人脸跟踪技术也不断推陈出新,成为人脸图像处理与研究的主体内容。近些年来,由于视频媒体的发展,人脸跟踪技术相对于其他人脸跟踪技术显示出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人脸跟踪技术常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某几帧图像检测人脸的初始位置,再应用物体跟踪技术定位其它帧的图像中人脸的位置,并为后续的分割处理及身份识别提供基础。本文首先综述了人脸检测和人脸跟踪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且针对现有的人脸检测和跟踪技术进行了总结和比较。根据已有的数据库,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基于YES [1]颜色空间和帧间差分技术的人脸跟踪算法。该算法首先提取视频的前几帧,将原来的RGB颜色空间映射到YES色彩空间,粗定位肤色区域。同时,通过帧间差分技术排除非运动部分,并与肤色检测的结果相结合,得到人脸的候选区域。接下来运用模板匹配在候选区域中寻找定位人脸。在接下来的200帧中,利用上一帧检测的结果作为模板跟踪人脸的位置。利用本文提出的算法,我们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实验,针对运动区域的确定、目标的跟踪定位等问题进行了模拟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基于YES空间的人脸检测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区分人脸及非人脸部分,同时,根据人脸在图像中的运动特点,利用帧间差分技术,可以为人脸的定位跟踪提供良好的基础。利用前后帧的图像连续性质进行模板匹配又克服了人脸形变对检测造成的影响。本文提出的算法结合了肤色检测和运动检测技术,结合模板匹配进行跟踪,提高了运行的速度,可以达到较好的检测跟踪效果。本文在最后对人脸的跟踪技术进行了展望,相信人脸跟踪技术的未来必将更加人性化,更加高效,涉及领域更加广阔。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视频会议系统由于可以为处于多点的与会者提供音视频等多种信息,节省大量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因而发展迅速。由于H.264编码更加节省码流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最近几年来颇受世界关注的一种网络技术,与当前的移动通信网络、无线局域网等相比较,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首先,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无需基础设
P2P(Peer-to-Peer)技术被视为21世纪计算机技术的热点技术之一,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个人计算机性能的增强,互联网的计算模式正经历着从C/S模式向P2P模式的转变。高效的资源
在现代科学研究和应用领域中,大量的数据是重要的资源。地理上广泛分布的科研工作者或用户都希望能够访问和分析这些庞大的数据。另一方面,海量的科学数据分布在各种自治管理域
传统的人工阅卷缺乏对阅卷过程的有效监督,难以保证考试公平公正的要求,阅卷的对象是纸质试卷,对试卷的运输、保存和查阅等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
数字图像压缩是图像处理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其研究成果为图像的存储、传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众多的图像压缩方法中,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方法
随着游戏产业的飞速发展,3D游戏引擎的研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一个好的3D引擎是构成一款高性能游戏的基石,它包含了物理学,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它所
蛋白质结构预测问题是计算生物学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对其求解是后基因时代蛋白质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已经证明,即使按最简化的数学模型,所导出的问题仍然是NP难度的。因此,蛋白
20世纪90年代初,R.Agrawal等人提出了关联规则挖掘技术。关联规则挖掘是为了发现大量数据中项集之间有趣的相关性信息。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关联规则挖掘已经成为数据挖掘技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