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分子凝胶诱导荧光增强的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l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小分子凝胶因子通过分子自组装形成的超分子凝胶由于其微结构可控目前成为超分子化学的研究热点。超分子凝胶是介于固体与液体之间由凝胶因子聚集体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的准固态,这种独特的结构使客体分子在其中表现出不同于在溶液中的行为。本文首先研究了二苄叉山梨醇(DBS)为凝胶因子形成的超分子有机凝胶及L-苯丙氨酸衍生物3-{[(2S)-2-(十八酰胺基)-3-苯丙基]酰胺基}丁酸四乙基胺盐(TC18PheBu)为凝胶因子形成的超分子水凝胶的相关性质,探讨了罗丹明6G(R6G)、吖啶橙(AO)及环丙沙星(CPFX)在上述超分子凝胶中的荧光增强行为及相关机理。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凝胶化实验确定了适合荧光研究的DBS浓度为0.2 wt%,溶剂为1:2 (V/V)的二甲基亚砜(DMSO)与水的最佳超分子有机凝胶体系及TC18PheBu浓度为2.0 wt%的超分子水凝胶体系。偏光显微镜照片表明DBS的聚集体呈球晶而TC18PheBu在纯水中聚集态表现为“树枝状”;场发射扫描电镜表明这两种凝胶因子在相应的溶剂中自组装形成相互缠绕的纤维束的三维网络结构。2、稳态荧光研究表明,超分子凝胶的形成诱导荧光分子的荧光增强。同浓度的荧光物质,当DBS浓度为0.2 wt%时,其在超分子有机凝胶中的荧光强度是在溶液中荧光强度的2倍;当TC18PheBu浓度为2.0 wt%时,在超分子水凝胶体系中则为24倍。通过变温荧光研究发现随温度提高荧光强度降低,是由于超分子凝胶网络结构松弛及解缔所致,表明凝胶因子的聚集组装形成超分子凝胶可诱导荧光分子荧光增强。3、运用倒置荧光显微镜、时间分辨荧光和偏振荧光对AO荧光增强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荧光照片显示AO分布在超分子凝胶的三维网络中,呈相互分离的状态;时间分辨荧光表明AO在超分子凝胶中荧光衰减速率低于其在溶液中,说明凝胶因子分子之间的聚集形成的三维网络将荧光分子“分离”开来,降低了荧光分子碰撞猝灭等非辐射弛豫过程使荧光增强;偏振荧光结果显示在溶液中AO的各向异性值为0.03,而在超分子有机凝胶及水凝胶中分别为0.22和0.40,表明AO在超分子凝胶三维网络结构中的运动受到限制,AO固定在网络纤维或网络所包含的溶剂中,进一步表明超分子凝胶三维网络的形成使荧光分子间碰撞失活几率降低,荧光增强。AO在溶液和在超分子凝胶中的摩尔吸光系数以及量子产率的计算结果表明,在选定体系中,荧光物质在超分子凝胶中的摩尔吸光系数变化不大,但量子产率分别为溶液中的1.1倍和3.3倍,说明量子产率的提高是荧光分子在凝胶中荧光增强的主要原因。4、在DBS有机凝胶体系中AO的浓度与荧光强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0.9999,回收率为97.8%(n=3),超分子凝胶诱导荧光增强有望在荧光分析上得以运用。
其他文献
<正>查阅新课程实施后的高考试题,化工工艺流程题型在全国各地高考卷中几乎都有出现,成为高考固定题型.题型主要涉及物质的制备,如氢氧化铁、纯碱等;金属冶炼从铝、镁、铁等
明清鼎革之际,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明朝灭亡,满族入侵,统治整个中国,这样的社会背景催生了一个新的群体:遗民群体。他们坚守气节,誓不仕清;他们饮酒作诗,共叹国家命运;他们同
<正>成语"呆若木鸡"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地运用,一般指"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但在溯源追典中,"呆若木鸡"又被反义盖棺于《庄子.达生》篇中。曰若
期刊
<正>谈到戏剧,有的人会觉得很遥远,并且认为自己只是一个观众,并没有表演的天赋。但是,今天我想和大家说,戏剧是一个很大的窗口,大到可以容纳我们所有的人,也就是说,我们每个
目的探讨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与优越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3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按常规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这对企业成本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在价值链基础上对企业成本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新思路,并
民航气象对飞行安全有着直接影响,对民航业的营运效益有着重要作用。在世界民航气象迅速发展、中国建设民航强国以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民航气象面临着气象利
目的:观察热敏灸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内脏敏感性、小肠推进率及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的影响,探讨热敏灸治疗IB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48只SD雄性大鼠
论现代武器发展中的经济性考虑赵文彦(国防大学)冷战结束后,军事霸权让位于经济霸权,世界转向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的国际竞争。美国经济学家路易斯在其《真正的世界大战》中指出:"我们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斑块组分及结构的影响。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CAG)血管直径狭窄50%~70%的病例,化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对狭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