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派农村题材电视剧的艺术研究——以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和《老农民》为例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l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派农村题材电视剧,是以山东独特的地域景观为叙事空间,以表现山东农村的发展变迁与农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情感为主要内容的电视剧类型。本文以鲁派农村题材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和《老农民》为分析文本,以丹纳“种族、环境、时代”三元素理论为阐述视野,从地域景观、人物形象塑造和文化内涵三个相互贯通的维度,挖掘鲁派农村题材电视剧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以期丰富和完善鲁派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研究。  论文主体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重点梳理鲁派农村题材电视剧所构建和呈现的地域景观。鲁派农村题材电视剧从地理景观、居住景观和民俗景观三重景观,构筑鲁派农村题材电视剧生成的故事场景。它以山地丘陵平原环绕的外景空间和以土地为中心的生活劳作空间等地理景观,表现山东乡村的自然风貌;以端庄敦厚的鲁派民居和作为情感表达场的民居内景空间等居住景观,呈现鲁派建筑的风格特征;从以饮食服饰为代表的山东农村民风和以节日仪式为代表的乡村文化传承等民俗景观,展现山东地域所归属的文化风情。  第二部分重点阐述鲁派农村题材电视剧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艺术特征和鲁派农民的精神特质。鲁派农村题材电视剧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艺术结合和悲剧、喜剧与正剧的美学结合的人物形象塑造策略,着力塑造了宗族观念浓厚、德高望重的传统型农民,倔强坚韧、善谋开拓的农村干部,以及具有现代思维、创新进取的新型农民等人物群像。  第三部分深度挖掘鲁派农村题材电视剧所蕴含的精神内容和文化内涵。鲁派农村题材电视剧将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融入到农民群像的塑造中,使齐鲁文化的精髓在意象符码和人物形象中彰显,多表现为农耕文明传承下自强不息、团结一致的生存理念,儒家思想下尊老爱幼、守道德秩序的生命态度,和现代化视域下“守与变”的生活理想。  鲁派农村题材电视剧,在中国电视剧发展进程中已取得理想的成绩,形成了其稳定的艺术审美特征。鲁派农村题材电视剧如何秉持“地域化”创作道路,创造出集艺术性、思想性于一体的优秀剧作,仍值得深入探讨。如是,鲁派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主体,需充分发掘并利用山东的文化资源,拓展创新鲁派农村剧的类型发展模式,构建其在中国电视剧发展进程中的品牌化形象。
其他文献
合理选择胶带受料点是挖沟机设计时的重点,文章对链齿式挖沟机胶带受料点相对于链条驱动轮中心在垂直及水平方向上的距离及挖沟链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算,并给出了相应
我国歌曲译配事业的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期间孕育了众多优秀的歌曲译配家,他们在为各国歌曲在中国的传播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也将中国优秀的歌曲通过译配推广到了国外,有效
诺奖级别的文学著作《红高粱家族》和享誉国际的电影版《红高粱》两座山峰分别在各自领域造就了传奇的经典高度。2014年,文学经典改编剧目《红高粱》以“迟来者”身份之跨界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