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磨削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机械制造加工工艺,在现代机械制造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业已成为最重要的精密及超精密加工方式之一,在新材料加工、军工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作用尤为突出。磨削加工与车、铣等其它加工方式相比,可以得到更高的工件表面质量和更好的加工精度,基于其这种优势,注定了磨削加工是一个更有活力的科研领域,也奠定了其在工业化国家加工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但由于其自身去除材料过程的特殊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很难定量地进行描述和控制,而更多的是依靠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技术。同时,由于各种磨削条件的限制,造成磨削温度很难进一步大幅降低。所以,在磨削加工过程中诸如工件表面烧伤、微裂纹、表面划伤以及金相组织变化等损伤是难以避免的,这就严重影响了工件的表面完整性,导致工件表面质量难以显著提高。近年来,随着大量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以及低导热率等特点的新型材料的出现以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加工制造,对磨削加工中砂轮的磨削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砂轮的磨削性能,降低磨削温度,获得更好的工件表面质量就成了磨削领域的研究重点[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