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火电厂烟囱钢内筒的倒装系统设计与施工方案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707800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囱是电厂建筑中一项重要的标志性构筑物。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并在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指导下,钢烟囱取代传统的砖烟囱已经成为烟囱工程的关键组成部分。钢内筒吊装是在设计和施工方面的配合上具有较多不确定性的一个项目,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很有必要。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⑴介绍了目前火电厂烟囱钢内筒吊装施工较为常用的四种方法的施工原理和技术特点。通过对四种方法的分析和比较,总结出了如何根据不同工程需要选用不同的吊装方法。对自承式钢烟囱的结构设计进行了阐述;运用牵索结构中纤绳的非线性刚度方程,对拉索支承式钢烟囱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为三方纤绳的拉索支承式钢烟囱的设计提供简易计算方法;对悬挂式钢内筒的止晃点和膨胀节的设计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并对结构优化设计进行了分析,相关研究内容可为烟囱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⑵ANSYS是使用十分广泛的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钢内筒吊装所需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模拟不同工况下吊装平台结构的应力和变形情况。通过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为吊装工程项目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为提高吊装工程的安全性提供保障,积累了经验。   ⑶以国华江苏陈家港电厂钢内筒吊装为例,针对该工程筒壁较薄的特点,通过有限元法对不同施工方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钢内筒搁置方案易产生偏心作用,影响钢内筒整体稳定性及局部强度。采用悬索液压提升法进行施工,由于使用要求钢内筒高度必须超出混凝土外筒筒首,因此提升过程必须进行吊点的转换。由于吊装过程中钢内筒不易置地,吊点转化时不能采用常规的落地式转换,本文采用空中转换。空中转换是一种较为先进的钢内筒吊装的转换方式。由于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首次尝试,且转换时不确定影响因素较多,有必要进行空中转换的可靠性分析。本文结合已有的相关资料,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空中转换方案,并通过有限元法对两种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确定了最终的实施方案。有限元分析的计算结果指导了工程实践,该成果可为特大、特重型结构或设备的吊装作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下击暴流又称雷暴冲击风,是一种不是很常见的突发型气候现象,常常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往往会导致很严重的破坏结果。所以在建筑设计时有必要考虑下击暴流的作用。   本文
随着建筑结构向着高、大、细、长的柔性工程发展,风荷载逐渐成为控制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因。对结构风致响应及其等效风荷载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考虑未来结构的发展趋势,结构的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是一种新型结构体系,它集型钢混凝土结构和异形柱框架结构的优点为一体,能避免房间柱楞角凸出等问题,具有承载力高、延性好、抗震性能优、适用美观
挠度测量是结构变形检测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使用传统的方法只能对局部进行测量,而不能得到全范围的变形情况。使用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可以对全局范围的挠度进行测量,其可以得到
“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体系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全国公路网逐渐完善。随着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在修筑公路时不可避免的要穿越重黏土地区,由于重黏土为路基不良填土,必须进行换填或
结构的动力特性研究对于深入了解结构的受力性能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也是进行结构设计和性能评估的重要依据。在超高层建筑中建立结构振动反应观测系统是认识结构动力反应最直接
红层泥岩因含有大量的黏土矿物,遇水膨胀变形异常明显。作为典型的膨胀软岩,红层泥岩的膨胀性能与其风化特性直接相关,而且,因分布广泛,红层泥岩膨胀风化也是众多工程建设中不可回
某12层不规则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层办公楼因为要满足建筑用地要求及功能要求,结构主体部分以45o的角度连接。本文以该设计中的高层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软件对该高层结构的方案优
梁是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杆件,而梁式转换结构是目前高层建筑中实现垂直转换最常用的结构形式,具有传力直接、明确的优点。拱具有优良的抗压性能,本身也具有很好的跨越长距离的功
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剧,环境、资源、人口、安全被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四大关键要素。尽管可持续发展呼声高涨,但可持续设计作为一种具体项目的应对手段常常被认为是锦上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