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荷对蔬菜害虫的生物活性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m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植物中寻找天然活性物质,直接加工成农药来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或作为先导化合物仿生合成新型农药,是目前植物源农药研究的热点。为了开发我国杀虫植物资源并进一步从这些植物中提取、分离出杀虫活性物质,本文从桂东北以及广西防城港采集60种植物,用甲醇进行冷浸提取,以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为供试昆虫,对60种植物提取物的杀虫活性进行了测定。在生物活性测定基础上,选取活性最高的杀虫植物木荷(Schima superba Garnd. et Champ.)为研究对象,对木荷植株各部位甲醇提取物的杀虫活性,木荷树皮、树叶对小菜蛾和菜青虫(Pieries rapae L.)的作用方式,有效成分分离,制剂的盆栽和田间药效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60种植物甲醇提取物的生物活性表明,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综合毒杀活性大于50%的植物样品有5个,其中以木荷和油茶提取物的活性最高,在10g/L浓度下,对小菜蛾3龄幼虫72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和98.50%,其次为颠茄,72h校正死亡率为84.60%;三年桐、猴耳环也有较高活性,72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6.70%和59.00%;其他植物的杀虫活性较低,72h的校正死亡率在50%以下。2.对木荷植株各部位甲醇提取物进行了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木荷树皮和树叶为木荷的最大活性部位,对小菜蛾、菜青虫3龄幼虫具有较高的活性,木荷果的活性最低。在10g/L浓度下,木荷树皮、树叶和果甲醇提取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72h的毒杀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8.33%、96.74%和25.00%;对菜青虫3龄幼虫96h的毒杀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100%和23.33%。在10g/L浓度下,木荷树皮、树叶和果甲醇提取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48h的拒食率分别为94.78%、94.01%和25.56%;在2g/L浓度下,对菜青虫3龄幼虫48h的拒食率分别为100%、78.22%和5.37%。3.以小菜蛾、菜青虫为试虫,对木荷树皮、树叶甲醇提取物的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荷树皮、树叶甲醇提取物对小菜蛾、菜青虫作用方式主要是拒食作用和生长发育抑制作用,此外,还有一定的触杀作用,但无明显的胃毒作用。在9g/L浓度下,木荷树皮、树叶甲醇提取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48h的拒食率分别为92.14%和90.22%;在1g/L浓度下,对菜青虫3龄幼虫48h的拒食率分别为93.16%和71.19%。木荷树皮、树叶甲醇提取物对小菜蛾、菜青虫3龄幼虫均有较好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在8g/L浓度下,木荷树皮、树叶甲醇提取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24h的生长发育抑制率分别为92.35%和91.28%;在2g/L浓度下,对菜青虫3龄幼虫24h的生长发育抑制率分别为94.52%和89.73%。在10g/L浓度下,木荷树皮、树叶甲醇提取物对小菜蛾、菜青虫3龄幼虫的触杀作用较低,72h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2.30%和17.94%,对菜青虫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6.67%和10.00%。4.木荷甲醇提取物对菜青虫3龄幼虫的拒食活性高于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拒食活性。在非选择性条件下,木荷树皮甲醇提取物对小菜蛾、菜青虫3龄幼虫48h的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1.5519g/L和0.1488g/L;木荷树叶甲醇提取物对小菜蛾、菜青虫3龄幼虫48h的AFC50分别为1.6523g/L和0.3638g/L。5.采用活性追踪和化学分离相结合的方法对木荷树皮甲醇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用石油醚、正丁醇连续萃取,经生物活性测定,正丁醇萃取物的活性最大,在1g/L浓度下,正丁醇萃取物对菜青虫4龄幼虫24h和48h的拒食率分别为99.08%和96.44%,而石油醚萃取物和水层剩余物对菜青虫4龄幼虫均无拒食活性。对正丁醇萃取物进行两次硅胶柱层析分离并对各流分进行拒食活性测定,第11-10组分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拒食活性最高,其24h和48h的拒食率分别为91.82%和94.11%,而其余组分48h的拒食率均低于20%。6.对柱层析分离得到的活性最高的第11-10组分进行13C-NMR谱图分析,发现第11-10组分中含有糖甙类化合物,结合相关文献,初步推断木荷树皮甲醇提取物杀虫活性成分为糖甙类化合物。7.以木荷树皮甲醇提取物为原料,研制出20%木荷树皮甲醇提取物水剂,对小菜蛾进行了盆栽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木荷树皮甲醇提取物水剂对小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盆栽药效试验表明,20%木荷树皮甲醇提取物水剂5倍、10倍和20倍稀释液药后3d,对小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00%、92.67%和86.67%,保叶率分别为96.97%、73.81%和42.94%。田间药效试验表明,20%木荷树皮甲醇提取物水剂5倍、10倍和20倍稀释液药后3d,对小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8.91%、90.19%和73.57%,药后7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8.37%、92.38%和87.71%。
其他文献
湿地是地球上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是生物多样性的发源地,无数的植物和动物依赖湿地而生存。湿地的物理、生物和化学组成部分交互作用,使湿地在提供水资源、均化洪水、调节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通过审美体验、评价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鉴赏,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荷塘月色》是中国散文史上经典美文,基于“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来进行教学设计,不仅合乎文本的立意,也合乎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需要。  为此,笔者将本课教学目标设计为:学生围绕四、五、六三段对荷塘月色
期刊
“文学”原为官职名  西汉时期,学校的负责人不是叫校长或教官,而是称“文学”,即负责人称为张文学、李文学等。  汉武帝为选拔人才,设“贤良文学”科目,由各郡国每年举荐人才上京赶考,被举考官便叫“贤良文学”。“贤良”是指品德端正、道德高尚之人;“文学”则指精通儒家经典的人。  魏晋后期,“文学”一词成为语言艺术的专用名词。史书上记载的曹丕“好文学,以著述为务”,即是现今所指的文学含义。  “萧墙”是
期刊
小果垂枝柏大痣小蜂Megastigmus sp.隶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长尾小蜂科Torymidae大痣小蜂亚科Megastigminae大痣小蜂属Megastigmus。该蜂是小果垂枝柏Sabina recurva var. c
绰号这种中国由来已久的传统称谓语形式,大多含有亲密、憎恶或者玩笑的意味,有美称,也有恶称。美称多以人的好相貌或好品行特征为号,如称赞德行的“活菩萨”“包青天”等;恶称则多以生理缺陷或不良行径为号。如嘲笑人的“瘦竹竿”“王麻子”等。民俗学认为,“绰号”又叫外号、诨名,指在人的本名之外,他人据其特征另起的名号。《水浒传》中的人物我们耳熟能详,说起绰号也是信手拈来,然而有些人物的绰号或因为晦涩难懂,或因
期刊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称谓方面很有讲究,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积淀。  百姓的称谓  古代对百姓的称谓很多,如“黎民”,这是古代称呼普通民众最常用的词,《礼记·大学》载:“以能保我子孙黎民。”与“黎民”近义的词还有“黎庶”“黎氓”“黎苗”“黎甿”“黎首”“黎元”等,都有民众之意。这些词语长期活跃在古代汉语中,如杜甫名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这句中的“黎元”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