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学研合作创新,以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在政府、金融机构、科技服务中介等相关组织的支持下共同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是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途径。为保障产学研合作顺利推进,国家和各级政府制定了各类法律、法规和制度条例,即产学研合作政策。产学研合作政策是政府干预产学研合作活动的有效途径,其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影响已经被前人的众多研究所证实。然而,尽管政府已颁布了大量产学研合作相关的政策,合作效果依然不尽理想,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是产学研合作组织间缺乏有效的互动。不断的互动可以增进企业与高校间的信任,增加两者之间沟通协商的效率,以化解冲突,进而促使双方致力于共同的方向以完成合作目标。可以说,企业-高校互动在产学研合作政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路径中可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研究基于McGrath(1964)提出的“输入-过程-输出”(input-process-output,I-P-O)逻辑范式,沿着“政策投入——企业-高校互动——创新绩效”这一思路,具体研究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产学研合作政策是否会影响企业与高校间的互动;第二,企业与高校间的互动是否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第三,产学研合作政策是否会通过企业与高校的互动情况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本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选择四家制造业企业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为提出研究假设、构建概念模型做铺垫。然后对208个企业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理论假设,从而得出了以下结论:(1)产学研合作政策(供给型政策、需求型政策和环境型政策)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2)产学研合作供给型政策和环境型政策均正向影响企业-高校人际互动和任务互动,而产学研合作需求型政策对企业-高校的人际互动和任务互动都没有显著影响;(3)企业-高校人际互动和任务互动均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4)企业-高校人际互动和任务互动在产学研合作供给型政策、环境型政策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在产学研合作需求型政策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无中介作用。综上,本文构建的“产学研合作政策——企业-高校互动——企业创新绩效”的路径成立。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也将对政府产学研合作政策的制定和企业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