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1]。子宫内膜癌患者逐渐年轻化,严重威胁女性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致使对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期望也越来越大,使子宫内膜癌的诊治成为了重点研究之一。子宫内膜癌的演变过程是缓慢且复杂的,现阶段认为大多数子宫内膜癌为长期受到雌激素刺激而无孕激素拮抗的,其子宫内膜的变化包括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非典型增生,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癌变为子宫内膜癌,而后持续增殖、转移。因此,子宫内膜癌早期的诊断与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2]。现阶段,影像学检查和诊断性刮宫仍是诊断子宫内膜癌的重要方法,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癌当中[3]。目前已有研究显示,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al protein 4,HE4)、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 153,CA153)水平明显升高[4]。因此,人们开启探索一些肿瘤标志物与子宫内膜癌进展的关系,从而实现早期诊断、治疗子宫内膜癌,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提高女性生活质量的目的。目的研究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单项和三者联合检测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价值,为能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近两年的4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和48例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女性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别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HE4、CA125、CA153水平,并且以术后病理诊断作为诊断子宫内膜癌的金标准,比较HE4、CA125、CA153单项以及三者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能力。(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A125、CA153及HE4水平,严格按罗氏Cobas e411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及配套试剂说明书操作)结果(1)观察组患者血清HE4、CA125、CA15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观察组血清HE4、CA125和CA153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4.00%,血清HE4、CA125和CA153单项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7.08%、56.25%、60.42%,观察组血清HE4、CA125和CA153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HE4、CA125、CA153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HE4的ROC曲线面积为0.947,P<0.05,可信区间为0.889至1.000;血清CA125的ROC曲线面积为0.878,P<0.05,可信区间为0.804至0.952;血清CA153的ROC曲线面积为0.747,P<0.05,可信区间为0.642至0.851;HE4、CA125、CA153诊断子宫内膜癌效果显著,诊断价值较高。血清HE4对于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准确性高于CA125、CA153,血清CA125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准确性高于CA153,且三者对于诊断子宫内膜癌均有价值(P<0.05),ROC曲线下面积HE4>CA125>CA153。(4)在观察组中,血清HE4在FIGO分期中I期II期III期均数逐渐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25在FIGO分期中I期II期III期均数逐渐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53在FIGO分期中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5)在观察组中,子宫内膜癌患者不同的病理分级高分化(G1)、中分化(G2)、低分化(G3),血清HE4在病理分级G1与G2、G3组均数依次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25在G1中的均数小于G2、G3中的均数,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53在病理分级中G1、G2、G3组的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血清HE4、CA125、CA153均可作为辅助诊断子宫内膜癌的血清学指标,其中,HE4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性均高于CA125、CA153。作为筛查子宫内膜癌的血清学指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血清HE4、CA125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手术-病理分期相关。提示HE4、CA125与子宫内膜癌的发展有关。(3)HE4+CA125+CA153三项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