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稳定的石蜡切片微切割-PCR-SSLP银染技术以应用于对存档组织蜡块的回顾性分子生物学研究,探讨3p杂合性缺失与肺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相关性,为肺癌的分子病理学诊断提供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依据。方法:实验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检测DNA提取方法、组织蜡块存档时间以及目的片断长度对PCR结果的影响,建立稳定的石蜡切片微切割-PCR技术;第二部分:采用第一部分建立的石蜡切片微切割-PCR技术,对53例肺癌标本、17例肺良性病变、10例肺鳞癌的54个正常支气管粘膜上皮、轻度异常上皮、不典型增生上皮和原位癌标本以及53例无肿瘤侵犯淋巴结标本进行3p上10个微卫星位点的PCR-SSLP-银染检测。结果:1、粗提DNA方法是微切割-PCR技术首选的DNA提取方法;2、扩增110bpDNA片段,蜡块存档时间应少于13年,扩增268bpDNA片段,蜡块存档时间应少于11年;3、目的片段长度小于536bp时能得到满意扩增;4、染色体3p等位基因缺失在肺癌中普遍存在(98.1%)且主要为多个位点缺失,53例肺癌标本中的LOH检出率分别为:3p25(57.5%)、3p22-p24.3(65.4%)、3p21-p23(58.3%)、3p21.3(76.5%)、3p14.2(66.0%)和3p12(66.7%)。大部分肺癌标本(98.1%)至少有一个位点出现LOH;5、正常支气管粘膜上皮和轻度异常上皮细胞中也可检测到3p位点的LOH,分别为62.5%和63.2%。将正常粘膜组和轻度异常上皮组合并,与不典型增生、原位癌组比较,发现后者LOH发生率明显高于前者(P=0.01);6、比较肺癌原发灶LOH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发现NSCLC患者中鳞癌LOH发生率明显高于腺癌,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鳞癌与腺鳞癌和大细胞癌比较,在3p22-p24.3(P=0.029)和3p14.2(P=0.016)位点的LOH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鳞癌LOH发生率高于腺鳞癌和大细胞癌;同样,腺癌在3p12位点的LOH发生率高于腺鳞癌和大细胞癌(P=0.033)。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LOH发生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3p LOH发生率与TNM分期、性别无明显关系(P>0.05),但在3p21-p23位点Ⅰ~Ⅱ期NSCLC的LOH发生率明显低于Ⅲ期(P=0.045),在3p21-p23位点女性的LOH发生率要高于男性(P=0.027);7、有肺癌家族史者的LOH发生率在检测的各个3p位点均明显高于无家族史者。结论:1、建立了稳定的石蜡切片微切割-PCR技术,进行肿瘤组织精确定位切割和微卫星不稳定、杂合性缺失等的检测;2、3p杂合性缺失是非小细胞肺癌的常发事件且常为多个位点缺失。在肺癌患者的癌前病变组织中也可检测到3p位点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肺癌组织中3p21.3区域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的发生频率最高,在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3、肺鳞癌组织发生3p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的频率最高。随着病变程度的增加,癌前病变支气管上皮3p位点杂合性缺失的发生频率随之升高。肺癌患者的TNM分期和性别与3p位点杂合性缺失无相关性;4、有肺癌家族史者更宜出现3p位点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