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取决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不仅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也会阻碍本地区的经济绿色发展。湖北省处于中部地区,与沿海省份相比,经济发展相对迟缓,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相对发展较迟。特别近年来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以及湖北省自身经济发展方式,均暴露出较多的问题,如产业结构上的不合理、低度化,三大产业呈现不合理的结构层次,与之对应的配套措施不健全,科技技术运用较低、创新能力不足等。这就要求湖北省首先从思想上要加以改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融入生态文明思想,发展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与自然效益。优化当前的产业结构,促使湖北省的产业结构朝着合理化、高度化的方面优化,最终形成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因此在马克思生态文明视角下研究湖北省的产业结构优化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尤其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具有切实的指导作用。本文首先阐明马克思生态文明理论的含义,对当今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以及产业结构中合理化与高度化的内容。其次,本文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分析了湖北省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和三大产业发展的现状、主要的问题、成因。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详细地阐明了马克思生态文明理论下构建湖北省三大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及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