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路信息化成为了必然的趋势,机务段的信息化程度直接影响到整个铁路信息化的进程。因此,有必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机车检修作业过程中,以达到利用数据预测未来,利用信息和模型辅助决策,实现管理和控制的行为和目标。最终实现机车检修的信息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讲述利用软件工程的思想,结合襄北机务段机车地勤车间的实际情况,研究并开发出地勤周期检管理信息系统的详细过程。 本论文总共分为六章,对周期检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个开发过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 第一章首先提出了周期检的概念,分析了国内外发展现状并讲述了开发该系统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主要提出了机车周期检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思路的构想;分析并完善了机务段当前机车周期检的业务流程;最后结合机务段实际情况列出了该系统的网络结构设计方案。 第三章主要对该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作了详细介绍。该系统严格遵循模块划分原则,然后利用图形工具(层次方框图,Warnier,IPO图)辅助描绘出系统的功能模块。 第四章介绍了该系统的开发和实现,也是本文的核心部分。该部分通过前面的详细分析得出一个比较合理的系统解决方案,包括采用的体系结构、开发工具、软硬件平台及后台数据库支持。数据库设计部分详细地介绍了周期检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开发步骤。首先进行数据库的需求分析,根据所作的需求分析然后利用E-R图设计方法进行概念模型设计;然后实现概念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化,并且规范化关系模型,确保数据库的完整性;最后是物理模型设计以及数据库运行与维护。此外还对该系统的周期计划动态表和分解修计划的设计过程作了详细的介绍。 第五章探讨了系统开发过程中使用的关键技术(如动态链接库技术,对象库技术,事务处理,异常处理和安全维护等)和遇到的问题。 第六章对整个系统的开发进行了总结,并且针对本系统的不足之处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 周期检管理信息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将传统的状态修和计划修有机的结合起来,真正意义上对机车作业周期进行了控制,真实、客观地记录检修生产中产生的各项数据,使机车质量由“人控”变为“机控”。真正提高了机务段检修管理的水平,有效控制生产的各个环节,规范作业标准,达到提高机车检修质量的目的,为机务段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