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产生及构成办法变动情况考察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51208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上海解放后,军事管制委员会的初期,由军事管制委员会和市政府传达政策、报告工作、征求人民群众意见的协议机关。它是在不具备普选,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下实行的一种过渡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的雏形和准备。1949年8月3日上海市召开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后改称上海市第一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简称市一届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余类推),到1954年2月结束,历经三届九次会议.本文主要考察了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产生、代表构成及代表变动情况,并试图挖掘共产党人召开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意图以及各界代表会议的功能。本论文分四章,另加绪论和结语。绪论主要回顾近年来学者对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研究状况,指出以往学者对此问题研究的意义和存在的不足,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以及试图解决的问题,并对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做以说明。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上海各界代表会议的背景。试图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什么在地方不直接采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要采取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政权组织形式,作为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过渡。并简要介绍了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一般情况。第二章主要分析了第一届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产生、代表构成及代表变动的原因。通过分析第一届三次会议代表产生,试图解释三次会议代表产生办法各不相同的原团。通过列表论述代表构成。并且通过代表名单的变化,结合史料和背景知识,论述代表变动原因。第三章主要分析了第二届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产生、代表构成及代表变动原因。分析第二届代表会议代表是如何产生,并将两届会议代表产生作比较,分析出二者的不同。通过列表论述代表构成,并分析与上界代表构成有何不同之处。通过代表名单变化,结合史料和背景知识,论述代表变动原因。第四章主要分析了第三届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产生、代表构成及代表变动原因。分析第三届代表会议代表产生,并与第二届会议作比较,论述二者异同之处及原因。通过列表论述代表构成,并分析与上界会议的不同之处。通过代表名单变化,结合史料和背景知识,论述代表变动原因。结语主要通过对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产生、代表构成及代表变动的考察,论述自己在写这篇文章过程之中的几点思考和总结。
其他文献
大多数地区钻井次数及钻机使用率的巨大、对钻机和配套设备的继续投资、经营者们庞大的钻井计划,所有这些都预示着钻井前景强劲的一年的到来.在实现液态天然气前美国和加拿大
主要介绍水平井注水开发的技术思路,以及与之相关的短曲率半径水平井钻井技术和短曲率半径水平井测井技术.通过模拟研究和现场先导实验证明,该开发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水井注入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对泥浆类型、压力和温度的函数--泥浆密度进行准确预测.采用压力在0~14000 lb/in2范围内和温度高达400°F的水基和油基钻井液实验测量的数据来建立
西西伯利亚北部油田在向输送干线供气时已达到最大的经济界限,而其剩余天然气储量的预测量仍然相当巨大,为提高储藏中碳氢化合物的开采程度,解决低压天然气开采和利用问题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