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评估应变比值(Strain Ratio, SR)测量的可重复性。2.对照病理结果,评价直肠腔内弹性成像——弹性分级法(Elasticity Score,ES)及应变比值法(SR)对直肠腺瘤恶变的诊断价值,并与结肠镜活检、常规ERUS进行比较。3.探讨直肠腔内弹性成像诊断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对我院门诊60例临床诊断直肠腺瘤患者进行常规ERUS、直肠腔内弹性成像检查和结肠镜活检。应用单向随机效应模型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评估应变比值多次测量的重复性。对照手术病理结果,评估弹性分级法、应变比值法的诊断价值,同时与常规ERUS、结肠镜活检相比较。结果在60例直肠腺瘤中,直肠腺瘤恶变即直肠腺癌40例,良性腺瘤20例。弹性分级法诊断腺瘤恶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0%,70.0%,80.0%,85%,70%。应变比值测量中,三次测量的重复性好(ICC:0.93~0.95)。直肠腺癌应变比值的平均值2.82±1.81(0.76-10.77),良性腺瘤应变比值的平均值1.23±0.57(0.62-2.65),二者的应变比值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应变比值法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0。以应变比值1.240为最佳诊断临界点,弹性成像应变比值法判断直肠腺瘤恶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5%,75.0%,80.0%,86.8%,68.1%。常规ERUS和结肠镜活检对直肠腺瘤恶变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58.3%和63.3%。直肠腔内弹性成像的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前两者(p<0.05),应用弹性成像可将术前结肠镜活检的漏诊率由55%下降至15%。直肠腔内弹性成像对不同大小、位置、基底情况的直肠腺瘤诊断准确性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直肠腔内弹性成像通过弹性分级法(ES)及应变比值法(SR)均可以较准确地诊断直肠腺瘤恶变,为临床手术方式选择提供可靠的术前影像学依据。2.直肠腔内弹性成像判断直肠腺瘤恶变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结肠镜活检和常规ERUS,应用该方法可降低术前结肠镜活检的漏诊率。3.应变比值(SR)测量重复性好,多次测量可以提供可靠的应变比值。4.直肠腔内弹性成像的诊断准确性受病灶大小、位置、基底情况等因素影响少。目的1.评估直肠腔内超声弹性成像应变比值(Strain Ratio,SR)判断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2.探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SR改变的病理学机制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我院收治的进展期直肠癌患者31例,在新辅助放化疗前后,分别行常规ERUS和直肠腔内弹性成像检查。将放化疗前后病灶SR差异,SR差值与病理改变相比较。比较常规ERUS、弹性成像判断降期的准确性。应用角蛋白AEl/AE3,对放化疗后pTl-3期肿瘤残留病灶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病灶的SR与AE1/AE3标记的残留肿瘤面积的相关性。结果放化疗后,29例(93.5%)直肠癌病灶SR值明显下降(p<0.05),另有2例(6.5%)SR值升高。pT0-2期的SR平均值为2.06±0.86,pT3期的SR平均值为3.23±0.91,两者具有显著性(p<0.05)。以SR降幅≥34.90%判断放化疗后T分期降期的准确性为69%,高于常规ERUS的准确性(45.1%),但两者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合SR降幅测定结果,常规ERUS准确诊断降期由7例升高至14例,较好地提高了降期的诊断准确性。残留病灶的SR平均值为2.33±1.03(0.35~5.05),AE1/AE3标记的病灶面积平均值为43.2±51.6mm2(0.12~193.17),两者之间呈直线正相关(p<0.05)。结论1.弹性成像显示放化疗后直肠癌病灶SR值明显下降,且不同pT期病灶SR具有差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放化疗后病灶内部病理结构变化。2.应用SR降幅可较好地判断直肠癌临床降期,优于常规ERUS。3. SR降幅可作为常规ERUS的辅助方法,增加了放化疗后病灶内部生物力学变化信息,提高直肠癌放化疗后降期及肿瘤浸润深度诊断准确性,为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及预后评估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较为可靠、无创、简便的影像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