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苑英华》是北宋初重要的官修总集。分三十八种文体收录作品,仅“诗”一体便收录诗歌一万余首,是北宋初期文人对唐及唐前文学的一次全面总结和接受。本文立足于文本,分前言、正文、结论三部分对《文苑英华》的诗歌类目分类体系进行重点考究,以探寻其诗歌类目分类体系的原则、依据、意义及影响。第一章前言主要对《文苑英华》诗歌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勾画出当前学术界对于《文苑英华》中诗歌研究的基本方法和主要观点,同时对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方法、操作手段等作了简要阐述。第二至第六章为正文部分,从《文苑英华》诗歌类目分类体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与《文苑英华》内部“赋”体类目分类体系的关系、与前代总集诗歌类目分类体系的关系、与同时代类书类目分类体系的关系、对后代总集诗歌类目分类体系的影响几个方面对《文苑英华》诗歌类目分类体系进行重点考察,归纳出其诗歌类目分类体系方面独有的特点和优点,也揭示出其不足与缺陷,从而客观地确认出《文苑英华》在诗歌类目分类体系方面的贡献和地位。第二章勾勒了未受学术界关注却始终起着“指挥棒”作用的《文苑英华》诗歌类目分类体系归类的基本原则,并对其归类原因进行了探究,发现了隐藏在编纂过程中的一些规律,用以指导后代总集和类书类目的确定,发挥其范本作用。第三到五章从纵向上探讨《文苑英华》诗歌类目分类体系与历代总集、类书类目或诗歌类目分类体系的关系。第三章以《文苑英华》的“赋”和《文选》为主要比照对象,论述其诗歌类目分类体系与赋的类目分类体系、与前代诗歌类目分类体系的关系;第四章以《太平御览》、《海录碎事》为比照对象,论述其与同代类书类目分类体系的关系;第五章以《唐诗类苑》为比照对象,论述其对后代总集诗歌类目分类体系的影响。三章均采取“点”和“面”结合的方法,在全面考察《文苑英华》对前代总集类目分类体系继承与变革的基础上,分别取“选本对比研究”及“对典型类目接受与创新”这两个“点”,阐明宋人对诗歌类目分类体系的认识。这三章的观点如下:《文苑英华》上承《文选》,单以两者诗歌类目的名称、内涵为例,即可发现《文苑英华》受《文选》影响明显。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类目的分类原则、原因、目的、影响等多个方面,这与《文选》在宋初的地位以及影响密不可分。《文苑英华》虽为总集,但其编纂上却呈现出明显的类书特征,一方面这与古籍编纂理论的深入和操作手段的逐步成熟相关,一方面又与编纂者的身份有关,更为重要的是与当时的文化政策息息相关。第六章重点总结《文苑英华》诗歌类目分类体系方面的影响。首先,它以明显的优势,不仅对后代总集中诗歌类目的划分、编纂有示范意义,而且对类书中诗歌类目的确定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其次,关注其不足与缺陷,并对其成因进行深入探析,以供后来者参考。《文苑英华》的诗歌类目凸显着浓郁的尊君崇儒色彩;标榜“风雅”,倾向颂扬;模仿类书编纂体例导致了一些硬伤。这与宋初儒学复兴、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文学观念的演进、文化主体的心态都有很大的关系。结论部分总结论文的主要观点,明确论文的写作意义,揭示《文苑英华》诗歌类目分类体系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参考文献部分列出论文写作中所参考的二十多种总集与类书及相关论文专著,甄别文献,以便于深入开展论题和保证论题材料来源的详实性、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