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语是深深镶嵌在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的使用可以增强汉语表达力从而使汉语更有魅力。每一个成语都是历史长河中千锤百炼的结晶,内涵深厚。汉语中丰富多彩的成语是其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成语有其自身的语言特点:言简意赅,表意生动形象、内涵丰富。对于成语翻译,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如语言学或文化视角提出不同见解。现代社会,汉英词典不仅是学习者的工具书,也是文化交流的窗口。其译文质量是评判词典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新世纪汉英大词典》作为本世纪影响较大的汉英词典力作,其中成语译文的质量不仅影响词典的质量也影响目标读者对其译文的理解和接受及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然而,由于成语独特的文化内涵、约定俗成的内在形式及生动形象的表意特点,其英译并非易事。虽然众多专家学者对提高成语译文质量做出了不懈努力,但是无论从词典编纂实践还是成语英译来看,对于成语英译的研究质量尚需进一步提高。正是基于此,本文从一个较新的视角——接受美学,来探讨成语英译。传统翻译理论在成语英译研究中大多强调语义对等,认为翻译就是通过运用词典及语法规则将源语语义传递到译语。然而,由于成语有其本身的语言与文化特点,这种看似简单的传递并非易事且争议颇多。从接受美学视角探讨翻译研究,体现了研究焦点从文本及作者向读者的转变。因此,接受美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角度及方法。在此视角下,翻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是作者或文本的独白而是文本、译者及目标读者沟通而形成的“融合视野”。接受美学的理论精髓与《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的编纂理念不谋而合,两者都把读者的理解与接受放在了首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