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水平下玉米—大豆、玉米—花生带状复合种植茎叶器官对产量形成的响应机理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_BO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豆科与禾本科间套作模式具有潜在的产量优势。玉米-大豆套作和玉米-花生间作模式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两种复合种植模式。为探究两种复合种植模式作物的物质产生、氮素积累和茎叶特性对产量形成的响应机理。本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因素为四个氮肥处理(ZN:不施氮,LN:低氮,SN:中氮,HN:高氮),副因素为五种种植模式(MM:玉米单作,MS:大豆单作,MP:花生单作,IMS:玉米-大豆套作,IMP:玉米-花生间作),通过研究作物的茎叶特性、物质生成和氮素积累系统分析两种复合种植模式对产量形成的影响,旨在揭示两种复合种植模式作物茎叶器官对产量形成的响应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单作玉米(MM)相比,玉米-大豆套作模式(IMS)的玉米叶片叶绿体体积增大,基粒片层垛叠增厚,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分别增加13.9%、8.9%、11.3%;玉米茎秆增粗,茎秆伤流量增加35.6%,伤流液组分可溶性糖、硝态氮、无机磷浓度分别增加19.6%、85.1%、44.7%;玉米叶片的扩源和茎秆的增流促进生物量和氮素积累量增加44.7%、42.2%,使玉米穗粒数增加40.2%。与单作大豆(MS)相比,IMS模式大豆共生期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叶面积分别降低8.7%、11.9%,叶绿素含量增加6.2%;茎秆变细,韧皮部厚度减小,木质部厚度增加,茎秆伤流量减少62.3%。大豆共生后叶面积增加18.2%,叶绿素含量降低8.6%;茎秆伤流量增加21.6%,伤流液组分可溶性糖、硝态氮、无机磷浓度分别增加5.6%、4.2%、17.6%。大豆共生后叶片和茎秆的改善促进生物量和氮素积累量增加23.1%、25.3%,使大豆单株粒数增加25.3%。表明玉米-大豆套作模式的系统增产是由玉米穗粒数和大豆单株粒数的共同增加来实现。2.与单作玉米(MM)相比,玉米-花生间作模式(IMP)的玉米叶片叶绿体体积增大,基粒片层垛叠增厚,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分别增加4.6%、7.4%、14.6%;玉米茎秆增粗,茎秆伤流量增加45.9%,伤流液组分可溶性糖、硝态氮、无机磷浓度分别增加38.3%、91.1%、47.3%;玉米叶片的扩源和茎秆的增流促进生物量和氮素积累量增加53.0%、47.3%,使玉米穗粒数增加41.2%。与单作花生(MP)相比,IMP模式花生共生期叶面积降低39.9%,叶绿素含量增加13.5%;茎秆变细,韧皮部和木质部厚度减小。花生共生后叶片叶绿体基粒垛叠增加,淀粉粒被积累,叶面积降低34.3%,叶绿素含量增加9.4%;茎秆恢复生长。IMP模式花生的减源和减流作用使花生地上部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减少43.6%、37.4%,使花生单株荚果数减少51.0%。说明玉米穗粒数的增加能够弥补花生单株荚果数的减少从而实现玉米-花生间作模式的系统稳产。3.与IMS模式相比,IMP模式对玉米生长的促进作用更大。IMP模式玉米叶片叶绿体基粒垛叠减少,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分别降低1.4%、8.1%,叶面积增加2.9%;玉米茎秆伤流量增加13.0%,伤流液组分可溶性糖、硝态氮、无机磷浓度分别增加15.6%、3.2%、6.3%;玉米的生物量、氮素积累量、穗粒数和产量分别增加5.7%、3.6%、0.6%和3.1%。与IMS模式相比,IMP模式玉米的扩源和增流作用强。4.施氮能够促进各作物的生长,但施氮过高后对作物生长不利,本试验SN处理为各作物生长最适施氮量。与ZN处理相比,SN处理的玉米、大豆和花生的产量增加10.1%、24.8%、23.6%,生物量增加16.9%、15.2%、15.5%,氮素积累量增加18.1%、29.9%、41.5%。施氮促进作物的茎秆增粗,玉米和大豆茎秆伤流量分别增加14.0%、47.8%;玉米和大豆叶面积分别增加12.3%、29.4%,花生叶面积的生长受到氮肥的调控。
其他文献
本试验研究添加外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对毛木耳子实体性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漆酶、锰过氧化物酶(MnP)、纤维素酶(LC)
合理的田间配置有利于减小个体竞争,提升群体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本研究设置了玉米-大豆带状套作3种田间配置(处理1:带宽2 m、行比2:2;处理2:带宽2.4 m、行比2:3;处理3:带宽2.
本研究从四川地区尚缺乏适宜机插杂交籼稻的品种筛选标准及评价方法入手,2017年以34个中籼杂交稻品种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田间试验收集数据,结合实际生产与聚类分析对
近年来随着化石能源短缺问题的出现,风能等新能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话题,而垂直轴风机因其无需对风、噪声小、体积小、易维护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但垂直轴风
褐纹甘蔗象Rhabdoscelus lineaticollis Heller(Coleoptera:Curculionidae)是近年来入侵我国的检疫性害虫,通常危害棕榈科植物和甘蔗,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昆虫进入到一个新
板式换热器是生活以及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冷热交换装置,其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石油、化工、电力、医药、食品、化纤、造纸、轻纺、船舶、供热等部门。板式换热器板片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户对电力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对供电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配电网规划是配电网建设的重要指引和依据。其自愈控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电网对用户的供电质量,研究表明,电力系统中80%以上的故障都是由配电系统引发的,当前我国城市配电网网架结构整体薄弱,迫切需要优化网架结构,为实现自愈控制构建满足要求的分段联络配置等,因此加强智能配电网规划设计,完善网架结构,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
学位
目前,饮用水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并且受到广泛关注。砷污染问题由于砷的高毒性、不可降解性的特点一直是世界普遍面临的饮用水处理难题之一。吸附法被认为是目前最简单、
本研究以课题组前期分离自四川省16个市县区,与四川主栽蚕豆“大白蚕豆”匹配性好的30株根瘤菌作为供试菌株,用常规方法测定了这30个菌株的抗逆促生性;用双层低氮砂培法对3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用水的要求已由水量转移到水质上来。目前饮用水有机物污染问题不断加剧,传统加氯消毒处理过程中也很容易产生一些致畸、致癌物质,影响自来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