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文化服务体系问题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fal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旨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文化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由此衍生出的文化权利属于公民基本人权保护范畴。农村文化服务体系不但是保护农村居民文化权利,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本文对中国农村文化服务体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诠释了中国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构成、特征、历史和现状,着重对如何完善中国农村文化服务体系问题进行了探索。本研究对于保护农村居民的文化权利,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农村经济、文化及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论述了农村文化服务体系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村、农民问题的主要观点,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农村文化观的基本观点,并简要阐述了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公共产品理论和文化产业理论。第二章分析了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要素构成与特点。农村文化服务体系是以满足农村居民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面向农村地区提供文化服务,由结构性要素和保障性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包括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服务和社群组织的自我服务。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的特征在于:以农村居民为服务对象,以文化服务为主要内容以及主体的多元化。第三章对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回视,详尽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凸显文化事业特点的文化服务体系发展阶段、以公共文化服务为主的文化服务体系发展阶段、以及主体多元化的文化服务体系发展阶段。同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剖析。第四章围绕着如何强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这一主题,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渐进式发展为基本思路,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组织建设,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和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三个方面,探索了强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路径。第五章集中探究了如何提升农村文化市场服务水平问题。本文结合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要求和农村文化服务的特殊性,提出了提升农村文化市场服务水平的关键是:完善农村文化市场主体;汇聚农村文化市场资源;升级农村文化产品市场结构。第六章对增强农村文化社群组织的自我服务能力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认为,要增强农村文化社群组织的自我服务能力,就要加强党和政府对农村文化社群组织的引导和管理,强化农村文化社群组织内部建设,提高农村文化社群组织服务质量,拓宽农村文化社群组织服务范围。第七章从整体性视角对完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述。本文认为,要将农村文化服务体系问题放在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阐释了完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的三个基本要求,即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与城乡一体化相契合。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服务与文化社群组织自我服务在农村文化服务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和互动关系,提出了要在三者的协调互动中完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
其他文献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在针对青龙湖下游河道的景观设计时,既应保持田园特色,又应利用当地原有的资源、文化、元素,营造与大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大众文化是主要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而流行于大众中的通俗文化,具有信息、商业和娱乐等特性,是经历社会竞争后,从个人领域里滋生出来的消费文化。当代的大众文化多数是指以都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竞争手段,被世界各国重视。许多国家开始探索产业集群理论,以实现区域竞争优势。许多学者在产业集群的定义、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由于各地区发展情
精神生活是人类生活的特有现象,是人之为人并区别于其他一切生物的本质特征。相较于物质生活,人的精神生活更具有丰富性,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精神生活的发展状况决定着
军队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军事人才,而军校是军队培养军事人才的主要场所,军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培育人才思想政治素质的重任。网络的出现,使军校学员接受的信息量空前增大,网
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是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紧密围绕中国国情及具体实际,在实践中形成的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民族繁荣发展的一系列举措和措施。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是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更多的学生进入大学进行深造。近年来大量来自区内外的各民族学生选择来内蒙古高校就读,形成了具有鲜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