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历史文明长河中的珍贵精华,具有重大的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然而,由于外来文化冲击,民众保护意识淡薄等因素致使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失。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的相关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问题。本文以武强年画为例,将画店作为文化景观载体,从而构建武强年画文化景观。在地理学视角下对武强年画文化景观进行分析,利用地级市所在单元的画店个数作为研究区属性。运用ESDA(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得出武强年画画店分布的核心区、过渡区、外围区,三层空间分布格局,并通过对实体画店与网络画店空间耦合分析,揭示出实体画店与网络画店在空间区位选择的明显差异。本文从文化景观理论视角出发,运用地理信息科学理论,对地理学视角下的文化景观分析结果进行整理、挖掘。通过构建武强年画文化景观的时空数据模型、属性模型,建立武强年画的文化数据库,利用ArcGIS Server软件,搭建面向大众视角的武强年画Web服务系统。从而形成非物质文化景观研究从专业到大众的研究流程。本文设计的Web服务系统尝试从多语义,多文化载体等不同视角对武强年画文化景观进行可视化展示。县域尺度下的画店时空分布查询,以及全国尺度下的画店成就查询,帮助普通大众用户理解武强年画画店的演化过程以及其特殊语义下的文化内涵。通过对武强年画相关数据分析,尝试记忆地图设计,归纳出武强年画记忆地图的构成要素,并以此为基础来设计上传表单。本文将记忆地图的构成要素分为信息和载体2个一级变量,6个二级变量,每一个二级变量都包含若干条详细信息。大众用户的自发式信息分享方式,为记忆地图制作创造了条件。希望为传统文化地理学向新文化地理学转向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案例。本文将地理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景观研究与Web服务系统研究联系在一起,发现非物质文化景观研究与Web服务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文化景观研究是Web服务的基础,Web服务系统是文化景观研究的必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