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选用木聚糖酶(xylanase)、β-葡聚糖酶(β-glucanase)、纤维素酶(cellulose)和果胶酶(pectase)等四种非淀粉多糖(NSP)酶,利用离体消化技术,在研究它们对肉仔鸡日粮能量调控效应的基础上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离体消化能(IVDE)为标识,进行四种酶最佳酶谱组合的筛选。进而,采用离体法(in vitro)和生物学法(in vivo)研究对该酶谱组合的复合酶制剂对玉米—豆粕日粮代谢能的调控效应,并验证离体法与生物学法之间的相关关系。 试验一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利用离体法探讨了四种NSP酶对玉米—豆粕日粮能量的调控效应,并以此为基础,利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分别设定5个添加水平,对四种酶的最佳酶谱组合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最佳酶谱组合为:木聚糖酶54605.2U/kg、β-葡聚糖酶9665.2U/kg、纤维素酶757.0U/kg和果胶酶222.4U/kg。日粮能量调控效应的主次顺序为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果胶酶。且四种非淀粉多糖酶之间存在着互作关系,其中木聚糖酶与纤维素酶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作用(P<0.05)。 试验二以玉米—豆粕日粮(同试验一)为基础日粮,根据试验一所得的酶谱组合配制复合酶制剂(木聚糖酶78000U/g、β-葡聚糖酶13800U/g、纤维素320U/g酶和果胶酶1080U/g),并设定8个添加水平(0,300,400,500,600,700,800和900mg/kg),利用离体法和生物学法研究该复合酶制剂对日粮代谢能的调控效应。动物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384只21日龄的艾维因肉公鸡分为8个处理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重复8只鸡,试验期为21天(21日龄~42日龄)。离体消化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每个处理组设4个重复。试验结果表明,NSP复合酶制剂可显著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平均日增重(ADG)、饲料转化率(FCR)、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_N)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ACPD)随着酶制剂添加水平的提高而线性增加(P<0.01),然而,当添加量增加至700mg/kg以上时,各项指标不再显著增加(P>0.05)。AME_N与酶制剂的添加量在300mg/kg~700mg/kg区间内呈强相关关系,直线回归方程为:AME_N(MJ/kg)=0.0018×NSP复合酶+11.2570(R~2=0.94,P<0.01,RSD=0.0475)。IVDE随NSP复合酶添加量升高的变化趋势基本同AME_N。而且IVDE与AME_N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关系,直线回归方程为:AME_N(MJ&g)=0.8730×IVDE+2.3883(R~2=0.94,P<0.01,RSD=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