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并购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w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外资通过并购的方式入主我国银行业的案例越来越多。外资并购我国商业银行,在带来一定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对我国的金融安全以及金融监管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和新的挑战。当前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存在较大缺陷,立法经验尚显不足,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外资并购的积极效应以及抑制其潜在风险是外资并购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法律制度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法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在对外资并购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有关法律概念、基本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分析我国的立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结合发达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对我国外资并购国内商业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科学、可行的立法建议,以期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健康稳定,保证我国金融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本文除引言和结论外,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外资、并购、外资并购我国商业银行等法律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进一步分析了外资并购国内商业银行的特点以及基本模式,在总结外资并购带来正负效应的基础上得出对其监管的必要性。第二部分阐述了对外资并购国内商业银行进行监管的法学理论基础。从法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外资并购我国商业银行的法律属性,预期达到的法律价值目标,介绍了为实现这些法律价值国际上普遍遵循的立法原则。第三部分是国外外资并购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主要介绍了美国、英国、日本三国的外资并购银行的法律制度,并对不同国家的法律规定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能够对我国立法有借鉴意义。第四部分主要讨论了我国外资并购国内商业银行监管的立法现状,归纳总结了我国与外资并购商业银行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找出我国相关立法体系及具体制度中的存在问题。第五部分提出完善我国外资并购国内商业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对策,是本文的重点。一方面,进行宏观性调整,明确监管目标、健全立法体系;另一方面,在审批机制、持股问题、配套制度、合作关系等具体制度设计上提出合理化建议。
其他文献
学校课程规划是学校课程执行力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体现。学校课程规划的整体论向度旨在为学校课程规划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新的视角和新的方法论。它的使命就是如何突破集合
进入21世纪,中小企业成了各国经济基础和社会经济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成为当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繁荣稳定的重要因素。电子商务,作为新经济时代下的产物,更是为中小企业与大企
日本十分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通过对当代日本教师继续教育的政策透视,可以得出以下特征:证书制度完备,基础条件充分,专业化教学鲜明,激励措施有力,制度体系完备等。
教师情感表层表达是一种常见的教育现象,它是指教师抑制自己真正的感受并伪装出符合教育工作要求的情感行为。就其产生而言,基于师生交往、学生发展以及教师身份的思考是教师
受传统课程观念的影响,教师的课程权利基本定位为所谓的课程实施权,对于课程决策权、评价权等却无处可寻。随着教育的发展,新课程政策、理念赋予教师充分的课程权利,教师课程
农村幼儿教育是幼儿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解决这一薄弱环节的关键在教师。本文从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入手,分析了短期培训必要性,梳
近年来,消费信贷业务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初步形成了以住房按揭贷款为主、汽车消费贷款、综合消费贷款、教育助学贷款等多种贷款品种并存的消费贷款业务体系。特别是2006
自商业银行诞生之日起,信贷风险就因银行“主营业务”的特点决定成为银行业的主要风险。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对信贷风险的识别、度量与控制的研究日臻成熟,而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
科学选择评价主体是综合素质评价成功实施的重要保证。现有研究虽已认可评价主体多元化,但就如何科学选择评价主体缺乏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本文通过借鉴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
全球定位系统(GPS)不仅可以实时、全天候地提供载体的位置、速度,而且在采用合理的天线布阵条件下,通过对安装在同一载体上的多个GPS天线接收到的载波相位信号进行差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