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不合理应用及滥用,造成了细菌的耐药性,并且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也日渐增加。细菌经过多种途径对抗生素产生耐药,其中以产生p-内酰胺酶为主。使用p-内酰胺酶抑制剂可大大提高某些p-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并扩大抗菌谱。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就是克拉维酸。克拉维酸又称棒酸,是细菌产生的天然p-内酰胺酶抑制剂,结构中含有p-内酰胺环,抗菌作用很弱,但具有强效广谱抑酶作用。与酶发生牢固的结合使酶失活,且不因抑制剂的消除而复活。单独使用无临床价值,常与其它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以增强抗菌作用。克拉维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p-内酰胺酶、G-杆菌产生的由质粒介导的TEM和SHV等以及克雷伯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和脆弱杆菌产生的由染色体介导的p-内酰胺酶有明显抑制作用。阿莫西林属于青霉素类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是广谱抗生素阿莫西林与酶抑制剂克拉维酸钾制成的复方制剂,克拉维酸钾可保护阿莫西林不被p-内酰胺酶灭活,从而提高阿莫西林抗产酶耐药菌作用,扩大抗菌谱。该药对胃酸稳定,口服吸收良好,,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统、皮肤、软组织、骨、关节感染等的治疗。目前国内用于宠物临床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口服制剂非常少,多数为注射针剂,且注射针剂多为混悬液,难以吸收,而口服胶囊就没有这方面的缺点。本实验通过提供有关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在实验动物犬上的临床血液学、血液生化学、临床和组织病理学方面的数据,为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提供有关数据资料。本实验还评价了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在犬病临床上消炎治疗的效果,为其在犬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1评价了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对犬的安全性。选取24只健康的10kg左右的比格犬,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各组犬每次分别以每千克体重0mg(对照)、12.5mg(推荐治疗剂量)、37.5mg(3倍推荐治疗剂量)、62.5mg(5倍推荐治疗剂量)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口服给药,每天2次,连续给药7d,通过一般临床症状观察、血液学和血生化指标检测、病理解剖与组织学观察等手段评价其对犬的安全性。结果:推荐治疗剂量,3倍推荐治疗剂量和5倍推荐治疗剂量组给药时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观察了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评价其安全性。采用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和最大耐受量(MTD)的测定方法,观察小鼠口服给药的急性毒性反应。未测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LD50,小鼠对本品口服MTD为5000mg/Kg体重(约相当于临床口服用药剂量的400倍)。结果: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毒性较低,安全性好。试验3观察了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在犬病临床上的治疗消炎效果。将80例炎症(主要是呼吸系统感染)患犬按年龄、品种、病情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而对照组用优力峰(氨苄西林钠)。通过观察病犬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变化而评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体温指数、咳嗽指数、鼻涕、呼吸指数均有下降;但实验组的各指数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消炎总有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