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大以后我国进入社会快速转型期,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经济全球化大潮,推动我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样化、观念多元化已引起人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苏东剧变致使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人们是否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如何提升我国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事关马克思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事关国家与民族的兴衰,事关民族凝聚力与国家软实力的提高,事关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基础的巩固,事关我国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与意识形态安全。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再次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因此,在当前如何统一人们的思想,实现和提升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整合并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关系,保持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发展,就成了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本文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全球化、信息化和多样化社会为背景,以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为理论基础,以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为主线,以探讨提升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的策略为重点和目标,考察了当前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基本状况,并通过对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面临的挑战和应走出的误区的分析,通过对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训的深刻总结和对苏共意识形态认同教训的借鉴,最后提出提升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的主要原则、机制、途径和方法,以助推中国梦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