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文章把出发点放在了极简主义的艺术本体上,了解极简主义的发展历史,并把它与中国道家学说进行类比,把极简主义设计当中各个不同的构成元素一个一个地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深刻的比较,直接抵达极简主义的本质,深入了解它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再对无印良品设计的造型、色彩、材质、结构、功能等各种特征进行深入的归纳研究,从无印良品的思想本源、企业文化上来反思极简主义对“简”的体现。在现如今的社会,我们经常能听到大家谈论“极简主义”,但是大家都只看到了极简主义表面的、单纯的一面,却忽视了它在这单纯的表面背后所表现出来的更深层次的艺术表达。本文将主要研究无印良品的极简主义的设计,研究它怎样做“减法”,以及通过对无印良品的设计实例的仔细分析,研究它在哪些方面用哪些方式来进行减,减的目的是什么,减过之后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如何让它的设计更贴近人,更贴近生活,又如何用最简单的设计手法来体现它更深层次的设计本质。德国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就曾提出了“Less is more”——“少即是多”,他设计的很多作品都是完全把结构暴露在外,把建筑的各个细部都精简到不能再精简的地步,所以他所提出的“少”也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空白,而是有意义的精简。目前,随着日本设计界的崛起,日本设计已经开始在世界现代艺术中崭露头角,并已占据一席之地。而“无印良品”作为日本的一个新兴的品牌,却因为它的典雅质朴和简洁明快的设计,推崇无品牌的理念,给消费者提供了另一种简单、质朴、自然、全新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并被全世界的消费者所认知和推崇,并迅速地在全世界蔓延开来。本文通过对无印良品的极简主义设计的深入思考和广泛论证,深入探讨了无印良品极简主义所蕴含的的文化内涵,以及无印良品的细节设计,使人们对它的认识更加具体,更加全面。我们从无印良品的产品看到了细节设计的重要性,由此,我也开始研究无印良品的产品细节设计的适用性,发现现今的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景观设计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比如,没有深入调查周围的环境,没能与之相协调,对周围的居民需求不了解,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对当地的人文历史不了解,缺乏地方特色,还有一些不考虑实用性,只考虑造型的奇特性,这都直接导致我们目前的景观设计不能成为一个城市的核心广场,不能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的一个直接原因。无印良品的产品细节设计也一样适用于景观设计,因此本文特以日本大阪的Grand Front Osaka现代城市广场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城市广场的相关理论和相关实例,重点研究城市广场景观中的细节设计。重点阐述细节设计让城市广场景观所产生的生态效应以及人文效应。并且我们发现当把景观设计的造型也像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一样做到了最简洁,结构上做到了最简省,在色彩上做到最简朴,在材质上做到最接近自然,那么在功能上我们就做到了最接近生活本质的地步,也达到了极简主义多角度多维度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