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研究——以政府、企业和第三部门三元互动为视角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jiang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促使人们更加注重食品的安全、卫生、营养和健康。然而,伴随着“苏丹红”、“瘦肉精”、“吊白块”、“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剂所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的一再爆发,让人谈“食”色变,甚至发出了我们还能吃什么的感叹!因此,食品安全治理刻不容缓。然而,如何克服过去那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局面,整合所有资源,进行协同治理,是本论文的目的所在。   全文分为六大部分:   (1)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基础理论。科学的治理措施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市场机制之所以会失灵,是由于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着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的原因,要矫正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第三部门共同努力,协同作战。在此处,笔者对市场失灵的机理、原因;政府规制的含义,西方规制理论的演变;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纷争,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以及企业社会责任与食品安全的契合;第三部门的概念界定,第三部门的基本特征,第三部门与食品安全治理的关系等作了详细论证;同时对食品安全治理的协同机制进行了理论阐述。   (2)三大主体在食品安全协同治理中的角色定位。本部分从应然的角度作了分析。一是政府在食品安全治理中的角色定位,论文从塑造科学理念、健全规制体制、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设立食品安全的专门制度等方面作了论述;二是企业在食品安全治理中的角色定位,论文从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着手,论述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三是第三部门在食品安全治理中的角色定位,论文从第三部门的作用出发,重点阐述了行业协会、消费者组织的作用。   (3)我国三大主体在食品安全协同治理中的实然分析。一是政府规制层面的实然分析,论文从监管体制、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有关制度的执行方面进行了论证;二是企业治理层面的实然分析,论文从食品经营企业市场准入情况、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方面作了论证;三是第三部门层面的实然分析,论文从行业协会、消费者组织对食品安全的监督情况作了论证。总之,三大层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从总体上进行完善。   (4)国外三大主体在食品安全协同治理中的经验及其借鉴。一是食品安全治理的政府层面分析,论文主要针对美国、日本、欧盟、加拿大、法国、德国、荷兰等国的蚧管体制、法律法规及相应的食品安全制度进行了论证;二是食品安全治理的企业层面分析,重点分析了美国、英国、德国等的情况,他们通过立法强制、政策促进、标准引导、舆论宣传、非政府组织推动等多种手段,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三是食品安全治理的第三部门分析,论文对行业协会、消费者组织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论证。总之,在三大层面的治理中,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之处。   (5)中国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完善对策。针对前面所谈到的国内不足与国外的优点,论文在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一是政府规制层面的完善,通过渐进式改革,塑造适合中国国情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完善以食品安全法为核心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一系列旨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制度,如以预防为主的安全体系保障制度,以惩罚为主旨的严格责任制度,以程序为保障的责任追究制度。二是企业治理层面的完善,主要探讨了围绕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与制度建设,促进企业食品安全的治理。三是第三部门监督的完善,通过鼓励农户加入合作组织,扩大公众参与途径,加强消费者组织建设等措施完善第三部门监督。   (6)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对全篇论文进行总结,提炼论文创新点,并对一些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之处,提出未来的研究设想。
其他文献
在能源约束日益加剧的条件下,节能降耗逐渐被提上日程,能源效率甚至被称为“第五类能源”,是影响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量的重要变量,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中国“十一五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