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碳源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机理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mercuri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可视化观测、微观物理模拟、微观数值模拟和数学物理方法,采用油田油水样品中分离得到的三种以原油为碳源的微生物(简称原油碳源微生物),研究了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局部富集机理、微生物化学趋向性运动机理、提高原油采收率微观机理、微生物化学趋向性系数估算方法和微生物渗流微观数值模拟方法。建议了一些方法,获得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1.发现了原油碳源微生物以原油为碳源的化学趋向性运动,在营养盐水区域(碳 源扩散有效区)——简称水区内、离油水界面有一定距离的微生物初始时做 无规则的滚动,一段时间后就定向运移到油水界面。2.可视化实验表明,由于不断的运移和不停的繁殖,在微生物初始位置与油水 界面之间的范围内,广泛地分布着微生物菌体。其分布有明显的规律:(1) 存在菌浓梯度。经过一段时间后,从菌体初始位置至油水界面之间的菌浓 分布规律为从最小值单调地上升为最高值,亦即离油水界面越近则菌浓越 大,油水界面处菌浓最大。经过一定时间后,在任意位置处的菌浓都升至 该处的最高值,然后基本不再增长。(2) 微生物有争相进入原油——水——孔隙壁三者交界处富集的趋势,这有利 于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发挥提高采收率的作用。(3) 在有效的营养物浓度梯度范围内,细菌运移速度与距油水界面的距离无关, 与环境温度关系很大,存在最佳生长温度。在最佳生长温度下,细菌运移 速度最高。(4) 在微生物初始位置与油水界面之间的范围内,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的分布也 存在浓度梯度,油水界面处的代谢产物浓度最高。3.建立了一套估算原油碳源微生物化学趋向性系数的方法。算例表明:毛细管 内径越小或多孔介质的渗透率越小,则细菌的化学趋向性运移速度越小。细 菌以原油为碳源的化学趋向性系数随毛细管内径减小或多孔介质的渗透率减 小而增大。4.应用微观渗流物理模拟实验,观测到三种原油碳源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提高 采收率的微观机理,包括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剥离油膜和油珠机理、改变孔 道壁润湿性机理、堵塞大孔道机理以及微生物乳化启动剩余油机理等。5.应用处理随机性结构系统中流体运动的逾渗理论和方法,研究了微生物在多 孔介质中的化学趋向性运移,提出了一种描述微生物渗流的微观数值模拟方 法及软件,可以帮助计算预测多孔介质中的菌浓分布概率等。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随着水平井、大位移井等复杂结构井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建井比例越来越大,带来了机械钻速低、井眼轨迹不易控制、钻具托压、井眼不规则等一系列问题。振荡冲击器工具能够相应
西天山特克斯县东北部的哈拉达拉岩体是西天山出露规模最大的层状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体,主要由橄长岩、橄榄辉长岩、角闪辉长岩和辉长岩组成。本文获得该辉长质岩体锆石SIMSU-
随着中国的入世 ,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仅没有减少 ,反而有上升之势。本文阐述了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 ,分析了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 ,在此基础上 ,文章指出 :在遵守WTO
原油储运系统是油田整体生产的中心关键环节,该系统庞大复杂,点多面广,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系统。如何实现原油储运系统在完成输油计划的同时,安全、经济、平稳运行,是储运
北三西污水试验站采用聚结器及组合装置除油,两级压力过滤,滤后水外输至北九注水。该工艺在处理三元驱污水过程中,对三元污水适应性较差,出水油和悬浮固体难以达标。为了提高
在油田开发中后期,稳油控水、提高油田开发效益是各油田公司当前及今后面临的主要工作之一,科学合理地制定开发规划方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优化制定调整方案是油田开发规
对明清之际致力于沟通中西文化的来华耶稣会士而言,“四书”成为他们向西方介绍中国思想的最佳素材,译介“四书”成为其中学西传的核心工作。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庸》《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