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哮喘小鼠模型,给予经典方药厚朴麻黄汤干预,观察本方对哮喘小鼠肺组织病理及血清IL-13、INF-γ含量的影响,探讨本方对支气管哮喘作用机制,为后期指导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室证据。方法:现将60只SPF级雌性昆明小鼠分别称重标记,并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具体分组如下:正常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对照组(C组);厚朴麻黄汤低剂量组(D组);厚朴麻黄汤中剂量组(E组);厚朴麻黄汤高剂量组(F组)。复制哮喘小鼠模型的方法是采用卵蛋白(OVA)和氢氧化铝(Al(OH)3)诱发致敏,并配合卵蛋白(OVA)雾化激发的方法,成功制备出较好模拟哮喘的模型小鼠。其中各组小鼠于实验激发阶段,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干预,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并详细记录各组小鼠整体状态的变化,并于实验研究结束后,光镜下观察各组小鼠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IL-13、INF-γ含量的变化。本课题结束后对相关指标的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与分析。结果:1、哮喘小鼠模型组的支气管壁及管壁周围被大量炎性细胞所浸润,气道粘膜明显水肿、增厚,上皮脱落,纤毛倒伏、缺失,炎症细胞构成的粘液栓形成,厚朴麻黄汤各剂量组及对照组肺组织病理改变没有哮喘模型组明显,厚朴麻黄汤高剂量组及对照组明显改善,厚朴麻黄汤低剂量及中剂量组改善不及对照组。2、与正常组相比,哮喘模型组、厚朴麻黄汤各剂量组及对照组血清IL-13含量有升高趋势,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厚朴麻黄汤各剂量组及对照组血清IL-13含量低于哮喘模型组(P<0.01);厚朴麻黄汤低、中剂量组血清IL-13含量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组(P<0.05);厚朴麻黄汤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接近,无明显差异(P>0.05);厚朴麻黄汤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接近,也无明显差异(P>0.05)。3、与空白组相比,哮喘模型组、厚朴麻黄汤各剂量组及对照组血清INF-γ含量明显降低(P<0.01);厚朴麻黄汤各剂量组、对照组与哮喘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厚朴麻黄汤低剂量组及中剂量组与对照组、高剂量组相比(P<0.05),厚朴麻黄汤高剂量组(F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厚朴麻黄汤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相接近,(P>0.05)。结论:哮喘小鼠模型肺组织病理形态明显变化,同时模型小鼠出现一系列的哮喘典型表现,验证了此造模方法是可行的;厚朴麻黄汤能够改善哮喘小鼠整体症状;厚朴麻黄汤能够明显改善哮喘模型小鼠气道炎症的反应程度;厚朴麻黄汤能够降低哮喘模型小鼠血清IL-13水平,升高血清INF-γ水平,调节Th1、Th2的失衡;达到治疗哮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