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机器人协同建图与路径规划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taku2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智能机器人的不断发展,多机器人协同系统逐渐成研究热点之一。多机器人协同系统凭借其高鲁棒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在仓储物流、复杂环境的搜救、军事协同作战等领域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其中多机器人协同建图、路径规划和编队控制等技术成为了多机器人协同系统的关键技术,相比于单个机器人应用场景的局限性,多机器人间通过协作的方式进行环境感知、路径规划和编队控制,提高了机器人的工作效率。针对单个机器人探索能力有限、缺乏协同性等问题,本文主要以自主搭建的移动机器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多机器人的地图融合、路径规划和编队控制的研究,并将地图融合应用到室外环境来建立三维点云地图,最后通过融合路径规划算法和编队控制算法进一步验证了多机器人系统的协同性,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设计了多机器人系统的总体框架;根据设计方案自主搭建了机器人硬件实验平台和软件系统。对机器人建图涉及到的数学模型进行了详细说明。(2)使用Livox Avia固态激光雷达传感器,以FAST_LIO2建图算法为基础,研究雷达和IMU紧耦合的迭代扩展卡尔曼滤波,并通过增量k-d树加快点云搜索速度和动态管理全局地图。为了提高单机器人建图的效率,设计了基于坐标变换的方法来融合各机器人构建的局部地图,在初始时刻,通过提取激光雷达重叠区域点云的3D_HARRIS关键点和对应的FPFH特征描述子进行采样一致性初始粗配准,并以粗配准结果为初始变换矩阵,利用基于体素化的广义迭代最近点法FAST_VGICP进行精配准来计算局部地图间的坐标变换矩阵,最后利用配准结果进行多机器人局部地图的融合。(3)为了增强多机器人系统的协同性,研究多机器人协同路径规划。为了解决机器人在路径规划时与其他机器人或障碍物发生碰撞的问题,本研究融合了路径规划算法和基于虚拟领航者改进的领航跟随编队算法,其中领航者结合A*和DWA路径规划算法进行自主导航的同时根据期望队形计算虚拟领航者的期望位姿,跟随者不断收敛于虚拟领航者的期望位姿。为了使跟随者能够避开障碍物,通过距离判断来实现队形的切换,最终实现多机器人编队进行路径规划的功能。(4)以自主搭建的多机器人实验平台为基础,对机器人建图精度、地图融合精度和多机器人路径规划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研究的多机器人协同系统的地图融合精度高达96%,验证了所设计的多机器人编队进行路径规划算法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发生变革,素质教育得以施行。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我们也要打破陈旧、死板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使其既乐于参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学习,又能从中学到相关知识。我们要巧用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备好课身为教师,我们在课堂上想要真正提高整节课的教学效率,就必须找到教学的关键所在。每一节课上课之前,
期刊
通过考察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实践历程,本文分析国家公园立法研究现状及简述国外经验。根据当前国家公园地方试点实践情况引出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目标之下,国家公园的现实立法需求。并提出了在国家层面建立《国家公园法》,地方根据各自情况制定国家公园法实施细则,国家公园主管机关编制国家公园具体规划的多层次立法方式。此外,本文科学分析了国家公园立法与自然保护地立法的关系,谨慎处理国家公园立法对
运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对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进行压缩实验,研究其在不同应变率压缩下的力学响应、变形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动态压缩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率强化效应,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随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大,石墨烯含量为0.5%时,屈服强度增幅最大;高应变率压缩会引起显著的晶粒细化,主要源于大晶粒的破碎和高应变率下动态再结晶的持续发生;经动态压缩后复合材料硬度明显增加,且应变
<正>中国优秀的传统管理哲学思想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仁”的思想是其中的瑰宝。然而,现在企业生产和管理的主力军“70后”、“80后”、“90后”们接触、学习和应用的大多是西方的企业管理思想。西方的现代企业管理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其侧重于方法和技术,而方法和技术对于企业价值观的塑造作用却微乎其微,而这正是我国“仁”的管理思想的精华所在,所以,用“仁”的思想来塑造企业价值观意义重大。
期刊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的农业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农业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但同时,农业发展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机械化水平不高、新技术推广难度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解决当前这些问题需要立足于乡村振兴的现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
计算思维是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更是“互联网+”时代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Python课程是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中生计算思维的有效途径。笔者在研习《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的基础上,阐述了计算思维的含义,并结合Python课程的本质特征与班级内学生的认知需求,探讨了高中Python课程的教学思路,推动计算素养切实贯穿Python课程课堂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要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要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相关论述,夯实理论基础,同时还要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抓好“拔节孕穗期”,对青少年精心引导和细心栽培。由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
研究目的:新时代以来,伴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升级,中国出现了"电竞热"现象。尤其在世界电子竞技大赛中,中国电子竞技参赛队成绩斐然。与此同时,围绕"电子竞技""电子游戏"等展开的"电竞"职业岗位与高校电子竞技专业建设的出现也成为当前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一面与众不同的"风向标"。进步的观念虽然让中国电子竞技在尝试走出传统的"电子竞技"即"电子游戏"的观念,但也使中国电子竞技的目的性、选择性与主体性发生移位现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我们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也让计算思维成为21世纪创新型人才必不可缺的能力。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让编程教育备受重视。在大量的研究中,编程教育是培养计算思维的有效手段。在高中阶段,《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学生的计算思维提出了明确要求。近年来,Python编程语言愈发受到关注,相较于其他语言初学者更容易入门,它语法简洁易读写,且根据新课标开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