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静脉输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清TNF-a和IL-6的影响,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择期全麻下行开颅术的患者30例,ASAⅠ-Ⅲ,年龄20-60岁。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D1组静脉输注负荷剂量为0.4ug/kg右美托咪定,输注时间为15分钟。D2组静脉输注负荷剂量为0.8ug/kg右美托咪定,输注时间为15分钟。C组静脉输注等容量0.9%生理盐水。负荷剂量泵注完后D1、D2组均给予0.4ug/kg/h的右美托咪定维持,C组以0.9%的生理盐水维持。在缝合硬脑膜时停止输注右美托咪定。麻醉诱导采取丙泊酚靶控输注,血浆浓度3-4ug/ml,时间2分钟,罗库溴铵0.9mg/kg,舒芬太尼0.4-0.6ug/kg。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间断推注罗库溴铵维持肌松。根据BIS值调整丙泊酚靶控速度,术中维持BIS值在45-50范围。手术结束时停止一切麻醉药,送入PACU(麻醉后恢复室)。记录给药前(T1),上头架后(T2),切皮后(T3),手术开始后1h(T4),手术开始后2h(T5),手术开始后3h(T6),手术结束时(T7),拔管后15min(T8),拔管后30min(T9),拔管后45min(T10),拔管后60min(T11)的HR(心率)和MAP(直接平均动脉压)。分别于t1(上头架前)、t2(T5)、t3(T7)、 t4(术后24h)时间点采中心静脉血3ml,置于促凝真空采血管中,用于血清TNF-α和IL-6的测定。记录拔管时间(停止所有麻醉药后至拔管的时间)。记录T8至T11时间点的镇痛评分(VAS评分)和镇静评分(Ramsay评分)。结果:(1)TNF-a和IL-6:三组内各时间点血清IL-6水平依次升高(P<0.05),三组内各时间点TNF-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间相比较,各时间点TNF-a和IL-6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2)血流动力学:在D1和D2组,T2和T3时间点HR、MAP低于T1时间点(P<0.05),但在C组,T2和T3时间点HR、MAP高于T1时间点(P<0.05)。三组相比,D1、D2组在T2、T3、T5、T6、T8和T9时间点MAP低于C组(P<0.05),D1、D2组在术中及术后各时间点HR低于C组(P<0.05)。D1和D2组相比,各时间点MAP无明显差别(P>0.05),D2组在T3、T9和T10时间点HR低于D1组(P<0.05)。(3)拔管时间:D2组长于D1组和C组(P<0.05),而D1组与C组间无差别(P>0.05)。(4)Ramsay评分:在T8和T9时间点D2组高于D1组和C组(P<0.05),D1组和C组无明显差别(P>0.05),在T10和T11时间点,三组无明显差别(P>0.05)。.(5)VAS评分: D1组和D2组在T8-T11时间点低于C组(P<0.05),D1组与D2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神经外科手术创伤会引起血清IL-6水平升高,临床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清TNF-a和IL-6的水平无影响。神经外科手术期间应用右美托咪定能维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其中使用右美托咪定0.4ug/kg负荷剂量加0.4ug/kg/h维持剂量,能为患者苏醒期提供良好的镇静和镇痛,且不延长患者苏醒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