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蓬勃兴起的环境保护运动逐渐将环境问题推上政治舞台,加之环境问题所具有的跨边界性和全球性,政府在通过立法规范进行一国范围内的环境治理的同时,不得不通过外交的渠道来解决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在诸多环境问题的外交谈判中,国际社会对于臭氧层损耗问题的谈判是比较成功的案例。文章利用国际谈判学中的阶段分析法,深入到臭氧层谈判的实际过程中,找出促进谈判顺利进行和起阻碍作用的因素,总结出可以做为以后环境谈判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全文将分为:目录、前言、正文、中英文参考文献、后记。其中前言部分是指出选题的意义及文章所采用的分析方法;第一章将对臭氧层谈判的背景和环境问题的性质做一番阐释,这一部分的内容介绍环境问题作为一个外交议题的特点,以及臭氧层损耗的问题的来由;第二章的内容是解释我的方法论。阶段分析法在谈判学中广泛用到,但谈判学的分析重在进行谈判技巧的总结。我基本上运用美国学者Chasek(2001)通过11个环境外交案例分析推导出来的分期模式,但在每个具体的六个阶段,我选择了自己的分析变量;第三章的内容是将阶段分析法具体运用到臭氧层谈判的过程当中,分析各个阶段的谈判进展,以及每个阶段在谈判中的积极作用因素和消极作用因素,概括出分期点事件和转折点事件,并为第四章从中抽出经验教训提供基础;第四章是从具体的分期的谈判过程中总结出臭氧层谈判的经验,并考察其对在影响规模,科学机理,缓解措施和谈判过程都与其很相似的全球气候变暖谈判的借鉴作用;第五章是全文的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