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氏盐藻与聚丙烯共处理反应行为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aom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再生能源对解决过度使用化石能源导致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是目前能源领域的研究重点。由于光合作用强、不占用耕地和生长周期短等优势,微藻作为第三代生物质燃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微藻等生物质直接转化得到的生物油仍存在热值低,含氧量高,酸值高等不足,严重阻碍了生物质燃料的实际应用。因此,改善生物油品质是开发生物质能源的必经之路。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转化过程中加入塑料与生物质共处理来提升生物油品质的工艺受到了广泛关注。迄今为止,有关生物质与塑料共处理的研究对象侧重于陆生生物质(例如纤维素等),微藻和塑料的报道比较少。同时,塑料与生物质共处理过程的相互作用机理尚不清楚。基于此,本文选择杜氏盐藻与聚丙烯(PP)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了微藻与塑料的共热解和共液化过程,主要成果如下:热重分析结果表明,杜氏盐藻主要在200-600℃的范围内裂解,PP的热解发生在350-550℃之间。杜氏盐藻和PP的共热解呈现出明显的分段现象。在共热解过程中,150-410℃间主要发生杜氏盐藻的热解,而410-600℃主要发生PP的热解。当PP的粒径足够小时(120目以下),加入PP可以降低杜氏盐藻的热解温度和反应活化能,而杜氏盐藻的存在则会使PP的热解温度和活化能升高。说明PP对杜氏盐藻的热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PP:杜氏盐藻=6:4时,它们间的相互作用最明显,此时杜氏盐藻的热解活化能从166.9 kJ/mol降低到142.9 kJ/mol。TG-FTIR和TG-MS分析发现,加入PP可以减少杜氏盐藻热解产生的CO2产量,说明PP与CO2或生成CO2的含羰基化合物发生了反应。在共液化过程中,PP与盐藻比例为2:8时,PP与盐藻间的共效应达到最大,说明溶剂的存在对两种原料间的相互作用有较大影响。在340-370℃下,PP在液化过程中几乎不发生液化,因此,PP的加入对生物油产率的影响不大,而是主要表现为对液化油相产物组成的影响。杜氏盐藻单独液化时,油相产物中酸的相对含量可达到18.73%,而加入PP可以大幅度降低酸含量,当PP与盐藻比例为8:2时,产物油中的酸含量已低于GC-MS的检出限(低于100ppm)。最后,本文对共液化过程中微藻的主要成分糖类脂质蛋白质的反应途径及与PP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考察。发现PP对藻类中糖类的分解途径有明显的影响,而且加入PP可以促进含氮化合物的Maillard反应。
其他文献
建设一个规范的艺术品市场由上海艺术博览会说开去●赵兰英一)艺术博览会是经济高度发展后带动文化消费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上海又是中国现代美术发祥地、中西文化的交融点,于是
期刊
<正>合理配置企业资源,优化内部管理不仅是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也是社会生产生活顺畅进行的保障。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市场变
<正>金华市特色小镇创建工作自2015年以来已取得较好成效。全市立足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资源,切实加强谋划推进、统筹协调和政策供给,已创建省、市级特色小镇27个,其中
虽然中国新闻专业毕业生从事新闻职业的仅占少数比例,但并不能由此得出中国新闻教育"供大于求"的结论。认为中国新闻教育"供大于求",其前提预设是新闻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新闻
运用Landsat 8卫星OLI多光谱影像数据,以云南泸沽湖为研究区域,分别运用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法、增强型水体指数法、缨帽变换以及面向对象图像分类进行泸沽湖水体信息提取的研
2014年,对中国零售企业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零售业依然面临高成本、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转变、电商冲击等不利因素。在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利客来为什么能够任性增长
<正>班组是企业的细胞和神经末梢,是关系到管理落实、创新能力、文化落地的"最后100米",班组建设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根基。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进一步加快了班组建设步伐,各省
安全设计的保护层分析是自2000年以来国际上广泛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安全设计技术,它要求石油化工厂在设计阶段就必须考虑工厂的工艺、设备及控制方案应当是本质安全的,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