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写作教学——错误分析与反馈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we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对学习者产出能力的研究逐渐成为外语研究的一个热点。2001年底我国正式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在加快,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中国人与外界的交往日趋频繁。国家和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能力,尤其是听说写这些实际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和更迫切的要求。学生对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状况的满意程度不是很高。有调查显示,75%的学生认为阅读进步最快,其次是听力,学生普遍认为写作和口语能力提高较慢。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就学习者的产出能力的提高加以研究。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实施了十几年,其间大学英语教师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和心血,但收效不大。从1997年6月实行作文最低分制(6分)计算大学英语考试成绩以来,全国高校参考学生的作文平均分一直徘徊在6.5分左右。按百分制换算,作文平均分尚未达到及格水平。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一直停滞不前。除此以外,笔者认为学生写作时无法克服母语思维的负面影响,语言表达不地道、连贯性差、写作篇幅短、语言错误多等均是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试图从认知心理学,语言学理论,二语习得理论,信息处理及记忆等多角度出发,分析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出现的错误及其反馈,旨在考察错误分析及反馈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有效性,从理论上论证其可行性,并在实践中加以实施,得出了肯定的结论,从而为在教学中应用错误分析及反馈方法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在未来的英语写作教学中将有极大的借鉴作用。 本文共分七部分。首先简单介绍英语写作教学法的发展及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然后在第二部分提出错误分析及反馈理论,阐述其发展历史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在第三部分列举学生习作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并进行分析。在第四部分分析阐述了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法的理论及其发展。在第五、六部分进行数据收集,并得出结论。最后分析了本实验中的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实验,45名在校大学生参与了本次调查。无论理论还是实践均表明,错误分析及反馈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写作教学法,只要在教学中推广并合理运用,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美国著名作家托尼·莫里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迄今已发表十部小说,并引起了世界文学界的广泛关注。莫里森主张好的艺术必须是政治的,她是第一位从黑人内部
为进一步确保熟食安全,预防和控制熟食引发的食物中毒,对松江区的熟食卫生现状作一分析,找出关键控制点,确定日常监管重点,为制定相关法规时提供信息。2007年6月至8月上海市
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由一个名叫霍尔顿·考尔菲德的忧虑的年轻人来叙述。他似乎一直被他周围的世界所排斥、所欺骗,并在对成人世界的好奇和永保童贞之间矛盾着、痛苦着。